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不可再生的部分资源,其开发到了一个旺盛期后会进入一个衰退期,然后直至枯竭。在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工业化进程中,作为区域增长中心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和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濒临枯竭的主导资源、持续衰退的经济、难以发展的接续产业,急剧恶化的经济生态环境、长期并存的高失业和低收入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目前我国118个城市为资源型城市,约95座对矿业依赖程度较大,其矿业产值约占全国矿业总产值的62%。从全国范围来看,有58座煤城,13座有色金属城,11座油城,5座铁城,8座非金属矿城;从资源枯竭程度来看,有三种类型:危机型矿城约有20个、发展型矿城约有20个、警戒型矿城约有55个。全国大约80%以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石、天然气均来自这些城市,这些城市不仅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保障。从2008年到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其中:2008年12个城市被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32个城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25个城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入选其中。乌海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有探明的储量近一半已被开采利用,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贡献利税近200多亿元、提供商品煤14亿多吨。近年来,随着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趋于萎缩,资源型主导产业也将逐步进入衰退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揭示了当前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借鉴了国内外较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内容,产业转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乌海市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乌海市资源型产业转型战略升级,对于乌海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