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时空介词“在”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以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及其英译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一种重要且复杂的词类。《马氏文通》开启了现代汉语介词词类的研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汉语中的介词主要用来引出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对象、依据、原因和目标等。而其中,介引时间和空间论元的时空介词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结构描写和认知角度对空间介词或对时间介词单独进行研究,从翻译角度同时关注介词的时间范畴和空间范畴的研究不多。
  本文采取基于语料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汉语时空介词“在”为研究对象,从“鲁迅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即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彷徨》和《呐喊》及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翻译的英译本中,筛选出含时空介词“在”的语句。以语义分类为前提,对时间介词“在”和空间介词“在”分别进行考察,试图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时间介词“在”及其英译、空间介词“在”及其英译在文本中分别是如何分布的?2.时间介词“在”及其英译、空间介词“在”及其英译在介词语义、句法位置和功能上有何异同?研究发现:
  一、空间介词“在1”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如下:首先,“在1”主要呈现三种语义,“原点”,“所在”和“终点”,且“在1”主要以后两种语义方式呈现;“在1”所在的句子主要有两种句型,即NP+PP+VP,NP+VP+PP,且表示“所在”义的“在1”主要分布在NP+PP+VP中,表示“终点”义的“在1”主要分布在NP+VP+PP中;“在1”主要分布在四种介词构式中,即“ZAI+N.+Localizer”,“ZAI+Pron.”,“ZAI+Localizer”和“ZAI+N.”,且“在1”多以“ZAI+N.+Localizer”方式呈现。此外,空间介词“在1”所对应的英文翻译在形式和数量上都更为丰富,且译文的分布状况与所对应的汉语的语义,构式和句法特征联系紧密。
  时间介词“在2”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如下:“在2”可表达“时点”和“时段”两种语义,且主要以表“时点”为主;“在2”主要分布在五种介词构式中,即“ZAI2+Nt/NPt”、“ZAI2+(Nt/NPt)+Localizer”、“ZAI2+(Nt/NPt)+Marker”、“ZAI2+Non-Nt/Non-NPt+Localizer”和“ZAI2+Non-Nt/Non-NPt+Marker”;包含“在2”的介词构式的语义,是受“在2”及其介词宾语共同决定的,且介词宾语的形式及其语义对整个介词构式的语义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时间介词“在2”所对应的英文翻译在形式和数量的分布上较“在2”都有很大差异,且译文的分布情况受所对应的汉语的语义,介词构式和句法特征的影响。
  二、“在1”及其译文的对比结果如下:首先,英语译文较其所对应的汉语,在语义的表达上更为精确和细致;且在三种情况下,包含“在1”的构式往往不用英语介词翻译;英汉时空介词都可通过隐喻联系表示抽象的意义。在汉语中,PP多位于VP前,而在英语中,PP多位于VP后;“在1”构式的句法功能在数量上的排列顺序是:状语(320)>补语(311)>定语(37)>主语(17),而所对应的译文的排列顺序是:补语(302)>状语(213)>定语(48)>表语(6)>主语(5);且汉语介词构式的句法功能与其所处的句法位置联系紧密。
  “在2”及其译文的对比结果如下:首先,“在2”及其译文中的介词,都可表示“时点”和“时段”的语义,但“在2”表示“时点”或“时段”时,需要受到“在2”及其宾语的共同制约,而英语时间介词可以直接表示“时点”或“时段”的意义;且在包含“在2”的介词构式中,“方位词”和“标示词”可以分别标示“时段”和“时点”的意义,而在英语中还未发现有类似的标示词,因为英语中本来就存在“时点介词”或“时段介词”。其次,在句法功能方面,“在2”构式在句中可以是状语,主语或定语,而在英语译文中,介词短语多充当状语,且在汉语及其英译中都有句首状语,句中状语和句末状语的存在;“在2”构式的句法功能在数量上的排列顺序是:状语(70)>定语(6)>主语(2),而所对应的译文的排列顺序是:句末补语(15)>句首状语(11)>句中状语(10),且表示“时点”义的汉语介词构式大多都不用英语介词翻译,而表示“时段”义的汉语介词构式,其所对应的译文在句中主要作为状语。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上,选取时空介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可以对介词在句子甚至在语篇中的语义角色、句法功能产生新的认识,也会找到介词这一词类的区别性特征,有助于对介词的进一步分类。在实践中,在“汉语热”大背景下,英汉时空介词的对比研究有助于解决留学生对汉语介词“在”的习得偏误问题;此外,本研究也对英语时空介词的习得及其“在”的英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开放科学的本质是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开放性与协作性,推动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在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虚假同行评议、优质稿源外流、再现性危机、传播能力弱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不断影响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为此,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谋求转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开放性与透明度,探索建立以高质量同行评议和高水平
学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公众的心理压力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因无法有效排解心理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心理健康问题不再比单纯的身体健康问题地位低,甚至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身体健康。然而目前针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健康传播这一视角下,国内更是缺少相关研究成果。现如今公众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健康维护的过程中,微信公众号如今已成为健康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影响着公众对于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交换、交易、交往、交流等多重传播网络的中心,裹挟着传播的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力量。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城市传播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城市传播理论作为当代前沿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是以人的沟通交往为着眼点,研究城市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城市实体空间视作媒介,同大众媒介一起承担着信息传播、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新型传
学位
当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受众获得了及时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使得信息爆炸和碎片化趋势不断深化,导致人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冗杂的信息中甄选出自己所需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各种社会化阅读APP应运而生,不仅颠覆了个体封闭式的传统阅读行为习惯,也对出版业、媒体发展、阅读效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社会化阅读APP中,基于微信好友关系链的“微信读书”APP异军突起,在阅读应用市场中迅速站稳了脚跟。作为社
学位
媒介技术的变革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网络新闻传播方兴未艾。然而,以往的新闻媒体报道失范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成为当下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中的痼疾。在此情境下,归纳现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现象,对其进行科学归因,以期从源头上治理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问题,以优化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成为了本文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研究文献,在其基础上阐明了网络新
学位
林罗山(1583-1657)不仅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创作颇丰的文学家。他现存用汉语创作的辞赋七篇,书、记、论、传、碑、铭等各体文章数百篇,诗歌更多达4693首,这些数量惊人的诗文被编入《林罗山文集》和《林罗山诗集》,两书均七十五卷。他的诗文除部分应用性、理论性文章外,绝大多数属于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称为江户学者中文学的开创者。  日本经历了安土桃山时代(15
学位
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M.Coetzee,1940-)是南非重要的白人作家之一。他身处南非从白人执政慢慢走向黑人执政的艰难转折时期,他的作品大都反映这一时期的南非境况,表现出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的反思。作为一名白人作家,他既表现了对黑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描述了白人尤其是白人女性在南非土地上的两难困境。因此,他常被指责政治立场模糊,没有履行知识分子的责任。  自1980年代起,关于库切的学术成
跨入高科技和全民教育的新时代后,除了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也会阅读学术论文用以参考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综合评估标准和审查制度。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论文写作的研究多集中于期刊论文,对硕博论文研究较少。由于篇幅原因,对单独章节如摘要、引言、结尾的研究较多,而将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对比研究它们的呼应关系较少,也少有将中英本族语者的修辞
学位
谭恩美(Amy Tan,1952-)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被誉为“中国故事的言说者”。其作品以一种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揭露了异质文化中的代际、性别和种族冲突等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对谭恩美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文化元素、母女关系以及族裔身份建构等,但是其共同体意识却鲜有人触及。作为一位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面临着巨大的身份危机——性别与种族的双重他者。归属感的缺失致使她在文本中建构了女性共同体话语,以获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