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诱导合成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对4-氯硝基苯的催化还原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是化工行业的一类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杀虫剂、药品、防腐剂、染料等产品。该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具有高毒性、持久性、易生物富集、难被生物降解等特性,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以及遗传毒性。美国环保署(EPA)、欧洲共同体(EEC)和中国环境保护部(SEPA)先后将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因此,如何高效去除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利用化学还原法合成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来对4-氯硝基苯进行催化还原,以期实现对该类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探讨生成产物(如4-氯苯胺、苯胺)的选择性及可回收性,并揭示相关催化还原机理。本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和自组装特性,诱导表面活性剂和贵金属盐溶液合成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选取钯(Pd)、铂(Pt)、金(Au)三种贵金属为纳米金属催化剂材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代表,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将贵金属前驱体还原为单质。研究显示,三种贵金属盐溶液与CTAB之间因静电作用力而相互结合,而阴离子的贵金属盐离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力能有效的抵消阳离子亲水头基团CTA~+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从分子水平驱动形成表面活性剂组装体。然后,再利用硼氢化钠将贵金属离子还原,形成分别具有一定特定规则形状的CTAB-PdNPs、CTAB-PtNPs、CTAB-AuNPs三种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本研究选取水体中微污染物4-氯硝基苯(p-CNB)为研究对象,以其催化还原为探针反应,考察三种不同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的结构,及对比分析其对p-CNB的催化还原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由于Pd、Pt、Au三种贵金属自身特性的差异,导致对应合成的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具有不同的结构以及催化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在CTAB浓度为1.0 mM,贵金属负载量为0.125 mM,合成的CTAB-PdNPs聚集体是立方体结构,CTAB-PtNPs聚集体是球形结构,CTAB-AuNPs聚集体是立方体结构。在25℃,贵金属投加量为0.125 mM,CTAB投加量为1 mM,体系起始pH值为5,硼氢化钠的投加量为15 mM的条件下,对4-氯硝基苯进行催化还原。其中,CTAB-Pd NPs和CTAB-PtNPs可以在120 min内将对氯硝基苯全部转化为苯胺,而CTAB-Au NPs将4-氯硝基苯转化为92.7%的对氯苯胺(p-CAN)和7.3%的苯胺。三种聚集体材料呈现出的催化活性顺序为CTAB-PdNPs>CTAB-PtNPs>CTAB-AuNPs。循环实验表明,三种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中,经过七次循环处理,CTAB-PdNPs聚集体仍能实现对p-CNB 82%的脱氯效率,CTAB-PtNPs的脱氯效率略有下降(45%),CTAB-AuNPs的对氯苯胺的生成率仅有26.7%。研究以脱氯为目的,选取CTAB-PdNPs聚集体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p-CNB催化脱氯的影响及规律。结果显示,Pd投加量、CTAB浓度、起始pH值、硼氢化钠的投加量等因素对4-氯硝基苯的催化脱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Pd的投加量为0.125 mM,CTAB负载量为1.0 mM,反应起始pH值为5,硼氢化钠的投加量为15.0 mM,可实现对p-CNB的迅速还原脱氯,在120 min可完全转化为苯胺。本研究报道了一种简易合成具有特定规则形状的贵金属纳米组装体的新方法,克服单金属纳米催化剂易相互聚沉的缺陷,合成了高分散性、高稳定性以及高催化性能的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此外,通过研究该贵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的合成机理以及对4-氯硝基苯的催化还原机理,为对高效降解去除环境中微污染物4-氯硝基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
其他文献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应急是在震后应急期内人们所采取的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紧急应对措施。决策者如何根据地震应急知识快速做出有效决
TiO2是一种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锐钛矿、板钛矿和金红石三种晶相,由于其独特的力、热、光电性能,使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及紫外探测器等,同样TiO2
微流控是一种能够精确操控、检测复杂流体的技术。光流控是将光学和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前沿交叉学科。本文主要阐述了两种微流控染料激光器,一种是基于法布里珀罗腔的光
近年来,场效应晶体管(FET)由于其免标记,可原位检测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已成为快速检测生物分子领域中最有前景的电子技术之一。一维(1D)半导体材料,如硅纳米线(SiNW)和碳纳米管(CNT)等由于高开关特性(高电流开关比)和优异的表面化学效率都可以用于FET生物传感器。然而,器件之间的偏差以及大规模制造中相对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与1D半导体纳米材料相比,二维(2D)材料因其层状结构具
《太平广记》收录了自汉代至宋前的大量异类姻缘故事,且学界对这个内容一直没有一个系统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本文的选题拟从这些异类姻缘故事文本入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其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本文第一章的绪论中,集中阐述了与本选题联系紧密的一些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太平广记》的研究、对异类姻缘的研究以及对《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的研究,从中发现了先前学界对《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并未有过深入而系
配位聚合物化学是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配位聚合物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质,特别是其多孔性在气体吸附、荧光传感、离子掺杂、光色调节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
杀粉蝶菌素A1属于α-吡啶酮类抗生素,由于其可竞争性结合线粒体复合体I,因此具有抑制呼吸作用的活性。作为一种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其对致病真菌活性较强并且对蚕和菜青虫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在筛选抗肿瘤试剂的过程中发现杀粉蝶菌素A1能够抑制内质网上的应激蛋白GRP78,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对细胞内毒性和抗肿瘤试剂的抵抗力并且其可以与糖基化杀粉蝶菌素A1协同作用,抑制人类恶性上皮瘤细胞丝状伪足的生长。此外,
随着人口和能源消耗的增加,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展可持续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无溶剂或少溶剂、易于联用与自动化的微萃取技术,能有效提高复杂环境水样的前处理效率。与商业化熔融石英纤维相比,金属纤维基底
梨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梨属(Pyrus)植物,为落叶乔木。梨是世界上主栽水果之一,产量与栽培面积均居于世界水果的第三位,在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