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经过了长年的研究、分析,在总结各种传统音阶、人工音阶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新的音高系统及其组织方法。“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从根本上突破了音阶的八度循环原则,不再以半音整数音程级十二为循环模式,为音乐创作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作曲家们增添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本论文以“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这一新的音高系统和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论述。第一章简要的梳理了历史上典型的传统音阶与人工音阶的构成方式,绝大多数均以“八度为周期循环”的共同特点,以此与“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比较。第二章论述了“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的历史继承性、特点与它的可塑性,并且编写“11为模人工音阶分类编目”。第三章从题材背景、曲式结构等技术手法入手对四部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在作品创作中的特点。
笔者欲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希望能对“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这一音高体系有更全面而透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