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为杰“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及其相关作品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b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经过了长年的研究、分析,在总结各种传统音阶、人工音阶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新的音高系统及其组织方法。“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从根本上突破了音阶的八度循环原则,不再以半音整数音程级十二为循环模式,为音乐创作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作曲家们增添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本论文以“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这一新的音高系统和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论述。第一章简要的梳理了历史上典型的传统音阶与人工音阶的构成方式,绝大多数均以“八度为周期循环”的共同特点,以此与“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比较。第二章论述了“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的历史继承性、特点与它的可塑性,并且编写“11为模人工音阶分类编目”。第三章从题材背景、曲式结构等技术手法入手对四部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在作品创作中的特点。 笔者欲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希望能对“非八度周期人工音阶”这一音高体系有更全面而透彻的认识。
其他文献
人类传播过程中进行的信息交流是通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传播过程中双方的必要反应是保证传播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视觉感知是人类最直接、最外在、
期刊
重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原发形式,拉开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序幕,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之后,由于诸多原因其主流地位逐渐被取代,无论在审美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受到抑制,色彩和材
一、我们面临的传统 中国水墨艺术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的媒介的独特性,也在于它是一种与西方不同的观察方式和欣赏方式,在中国人那里产生不同的文化联想。皮道坚先生认为,水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