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周期变化作用下大理岩宏细观力学变形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期温度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灾害是个极为复杂且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课题,如何才能做到经济有效地在这类岩石中建设工程并维持其稳定性,一直是困扰着广大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当岩体受到温度应力作用引起损伤,岩石的抗压强度发生显著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 本文以大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加温温度和加温周期后的大理岩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周期温度下大理岩全应力—应变曲线、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岩石试样内部微裂隙的扩展模式;运用岩石力学、损伤力学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建立本构方程;最后通过对试样断口扫描图像的细观研究,分析试样损伤度;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 (1) 通过对周期温度应力作用后大理岩的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大理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等随加温温度和加温周期变化的关系。加温温度越高,加温周期越多,大理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越低;加温温度越高,峰值应变越大。 (2) 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在温度应力作用后,岩石试样内部微裂隙的扩展规律。在经历一次加温降温过程时,初始微裂隙会发生扩展,同时由于岩石内部晶体和连接物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产生新的微裂隙;在多次加同等温度时,岩石内部已经扩展完成的微裂隙不再扩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新产生的微裂隙,会扩展,或与原有的微裂隙汇合,加大岩石损伤。 (3) 利用弹性模量比商法,定义岩石损伤,认为由于温度应力使岩石试样内部微裂隙大量扩展,单轴抗压的损伤弱化阶段不可忽略,寻找单轴压缩过程中微裂隙正好完全闭合点,在前人基础上建立大理岩在周期温度应力作用后的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方程。 (4) 对试样断口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断口图像中微裂隙面积以及在整个图片中所占面积比例,验证加温温度和加温次数对岩石损伤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期,工程建设不仅任务多、规模大,而且建设的复杂程度、难度都超过已往。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建筑企业来说,面临的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交通建设和水力资源开发等有关的隧道工程及其它地下工程逐渐向深埋、长程方向发展。深埋长隧道因其埋深大,穿越的不同地质单元多,因而,除了具有一般浅埋隧
目前,砌体结构仍然是民用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尤其是在住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人们对砌体结构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在组合墙结构中带挑梁R.C构造柱的受力性能研究
在人类不断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城市周边环境的改变也是巨大的,不透水道路的铺设、可截留雨水植被的减少、城市原有河道的改造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的自然气候及其水文
近年来大开间薄壁异型柱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体系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异型柱或者剪力墙本身的受力性能和计算分析方法上,对
组合梁与框架柱共同起支承作用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组合框架。由于较充分利用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不同的受力性能,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组合结构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不
目前,水-岩耦合研究是岩土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及其耦合情况,是影响裂隙岩体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使用卸荷方法研究水-岩耦合作用较少的
摘要:高速铁路长联大跨连续梁桥温度跨度大、制动范围长,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全桥范围内连续铺设,桥梁与各层轨道结构因非线性约束作用构成了相互耦合相互制约的力学平衡体
随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不断广泛,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这种新兴的组合材料的本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已有钢管本构关系的研究及理论分析,在钢管的
本文主要针对约束优化问题,编写了改进的遗传算法程序,构造了新的罚函数——模糊动态罚函数,嵌入遗传算法,通过结构优化算例和算法对比,表明新的罚函数是可行有效的。本文研究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