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其在腰5骶1节段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斜外侧入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背景和目的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导致严重腰痛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目前,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广泛应用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等腰椎疾患的治疗,然而针对两者微创性及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OLIF和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至2019年在我院治疗的Ⅰ、Ⅱ度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MIS-TLIF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隐性失血量、白蛋白丢失、术后第一天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评分、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滑脱率、植骨融合率、并发症等相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OLIF组21例,MIS-TLIF组36例。OLIF组的手术时间更短(P<0.001),术中出血更少(P=0.008),术后引流更少(P=0.004),术后PCIA用量更少(P=0.011),隐性失血量更少(P=0.033)。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明显差异。OLIF组在术后1周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TLIF组有明显改善(VAS评分:P<0.001;ODI评分:P<0.001)。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滑脱率无明显差异。OLIF组与MIS-TLIF组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6.19%、90.48%、100%和72.22%、83.33%、9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0.724和0.594)。OLIF组患者共出现4例并发症,MIS-TLIF组患者共出现5例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OLIF和MIS-TLIF均为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相似,但OLIF更具微创性,术后早期优势明显。MIS-TLIF术中需注意保护神经结构,避免损伤。第二部分基于CT图像评估OLIF在腰5骶1节段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入V线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背景OLIF51可以被认为是侧卧位下的ALIF,但其与ALIF相比,具有诸多优势。LCIV损伤是OLIF51最具威胁的并发症,影响该技术的广泛开展。OLIF51可以选择LCIV内侧入路或LCIV外侧入路,但究竟哪种手术入路可以降低血管损伤风险,目前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目的评估OLIF技术在L5-S1节段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入V线个性化选择OLIF51理想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L5-S1节段的影像学资料。模拟OLIF51手术过程。根据左髂总静脉(LCIV)和腰大肌(PM)的牵拉距离,将所有研究对象定义为V(+)(困难型LCIV)、V(-)(友好型LCIV)、P(+)(困难型PM)和P(-)(友好型PM)。通过引入V线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V线(+)组,左髂总静脉面积一半以上位于V线腹侧;V线(-)组,左髂总静脉面积一半以上位于V线背侧。比较V线(+)组和V线(-)组的相关因素有无统计学差异,再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V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名研究对象,其中V线阳性36例(38.7%),V线阴性57例(61.3%)。V(+)和P(+)的比例分别为35.4%(33/93)和30.1%(28/93)。16.1%(15/93)的研究对象同时存在V(+)和P(+)。男性性别(P=0.034,OR:12.152)和LCIV的内侧位置(P<0.001,OR:265.085)是V线(+)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髂嵴是V线(+)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OR:0.750)。结论OLIF51适用于大多数患者。通过V线可以评估术中LCIV的损伤风险。V线(+)患者,主要为LCIV位于中线附近或髂嵴相对较低的男性患者,应考虑选择LCIV外侧入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为后颅窝肿瘤的患儿34例,前瞻性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和DCE-MRI检查,生成常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选取肿瘤区域为感兴趣区(ROI),瘤周水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02月0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23例RESL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儿中有5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起病年龄4.85岁(0.41-14.17岁)。病因包括颅内感染12例(52.17%),热性惊厥2例(8.70%),癫痫2例(8.70%),低血糖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复肾上肾段血管的解剖结构,并由此总结腹腔镜下重复肾切除术经验。方法:对在单中心接受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的重复肾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部分患者随后接受了 LUPPN的治疗。结合影像学结果和术中发现,按照动脉数量和分支情况对重复肾上半肾的动脉变异进行分类。结果:总共84名儿童被纳入研究。保守治疗20例(23.8%),其他患者采用侧卧位LUPPN。所有腹腔镜手术均按计划成功完成,未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严重烧伤炎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59例住院严重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曾应用IVIg治疗分为IVIg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血常规、肝肾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创面培养及血培养等。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面积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I
目的:研究并探讨跟骨倾斜角(CPA)、外侧纵弓角(LLAA)、内侧纵弓角(MLAA)和距骨第二跖骨角(SMAOT)作为评估儿童扁平足严重程度的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间门诊经骨科医师诊断为扁平足且年龄≥3岁的193例患儿(351足)的病历资料;分别测量出负重正位X片上的SMAOT以及负重侧位X片上的Meary’s角(MA)、LLAA、MLAA和CPA;测
目的:探究淋巴结取样数目与结果对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规范化治疗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描述生存结局,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及取样数目分组,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的差异。Pearson卡方检验用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单病区近10年来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诊断及治疗的NB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并评估患儿预后。对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472例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
目的:评价大转子骨骺阻滞术(greater trochanteric epiphysiodesis,GTE)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78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X线是否存在大转子上移(overgrowth of the greater tro
目的:分析13例5α-还原酶2缺乏症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基因型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0年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3例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者临床表现、激素水平、基因检测结果及诊疗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11例患者生后按男性社会性别抚养,2例患者生后按女性社会性别抚养。11例患者进行了人绒毛膜促性腺(HCG)激素激发试验。13例患者共检测到6种不
目的:分析有无辅助通气下的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B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初次诊断PB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辅助通气分为辅助通气组(n=21)和无辅助通气组(n=27)。总结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2组患儿主要以高热、咳嗽起病,与无辅助通气的PB患儿平均年龄相比,需辅助通气组平均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