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驱动水下航行器编队协同控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欠驱动水下航行器(UUV)的诞生为人类进行海洋探索和资源开发提供新的工具。在海洋资源探索、海底地形测绘、海难搜救以及军事上进行海洋监视、反潜战和反水雷战等方面,欠驱动水下航行器体现了它强大的利用价值。由于大范围的水下作业,单个UUV个体的能力限制,需要多个UUV进行协同作业,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完成复杂的水下任务。因此,急需有效的编队控制策略,合理地分配各UUV的工作任务,建立适当的编队队形。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水下航行器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欠驱动水下航行器垂直面运动控制和编队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着重研究了针对海流干扰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影响下的UUV编队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对海流干扰影响下的欠驱动水下航行器垂直面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将水下航行器变深运动转化为垂直面路径跟踪控制,基于反步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跟踪控制器,实现对期望路径的渐近跟踪。  第二,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的UUV编队协同控制问题,基于虚拟结构法,结合路径跟踪控制和一致性算法构建编队运动控制策略。将编队任务分成两部分:其一,单个UUV个体的路径跟踪控制,即利用反步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完成对各自期望路径的跟踪;其二,多个UUV之间的编队协同控制,即设计一致性协同算法,使得各个路径参数趋于一致,完成UUV编队的协同运动。考虑海流干扰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对海流干扰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对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分别在水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上对编队协同路径跟踪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视觉信息是交通环境中的主要信息,因而机器视觉技术是智能车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用机器视觉方法对交通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和识别,获得的结果能够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仿生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建图是实现智能机
本文重点分析了高精度频标比对中的相位比较法,在理解两个比对频率信号的相位关系随时间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等效鉴相频率的概念,提出了以相位差集合所构成的最小公倍数周期作为频标比对的一个完整周期。然后对多个周期内的相位变化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介绍了群周期、群相位差、同相点类等概念,阐述了群周期比对中群相位移的变化规律。群周期比对中群相移的规律,一方面用在频标比对中,它可以提高频率源的频
速度辨识是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的核心问题。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由于电压矢量和磁通夹角的不连续性及电压矢量的步进性,系统往往存在着转矩脉动。在调速和负载变化时,转矩脉动变得更加明显。而转矩脉动会造成的转速估计的偏差又通过PI调节器反映到参考转矩中去,从而又加剧了转矩脉动。因此如何降低转矩脉动对转速估计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从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出发,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与
近年来,水下航行器在海洋勘探测量、救援打捞、军事探测、反水雷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使世界各国更积极的探索和发展水下航行器。电能传输是水下航行器在深海作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深海作业中普遍采用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为了适应恶劣的深海环境而设计的复杂密封结构会使其接口出现严重磨损并存在漏电隐患。非接触式充电是一种基于电磁耦合原理的新型能源补给方式,其绝缘性好、结构简单、隐蔽性好等特点使其在水下
在国民经经济建设中,电气传动的应用极为重要。为满足运行、生产、工艺上的性能要求和节约电能的需要,许多生产机械都需要进行调速。20世纪80年代以前,要求调速的设备多用直流电动机调速,但由于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制造费时以及需要经常性维护等缺点,使得人们一直努力寻找能替代直流电动机调速的交流电动机调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PWM调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交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由于其坚固耐
学位
成像过程中,常由于目标光滑表面与复杂光照环境的综合影响,目标图像易受耀光、光斑等杂散光的干扰。杂散光的存在,掩盖了目标的原有特征,严重影响着目标识别跟踪、匹配重构等
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工业、空间开发、医疗、安防、家政服务等行业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未知环境下,机器人的准确定位和地图创建成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难点问题。另一方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WNCS)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工农业控制、生物医疗、环境监测、防恐反恐、远程控制等诸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