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过载介导Ferroptosis途径对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小鼠红系造血的损伤效应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估铁过载对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的损伤效应;2.探讨铁过载是否介导铁死亡(Ferroptosis)途径损伤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鼠模型红系造血方法:1.选取12月龄左右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小鼠为地贫组,同窝别的正常小鼠为对照组,取小鼠全血做全血细胞计数,评估小鼠的贫血状态。2.分离小鼠外周血血清,比色法检测血清铁、ELISA法检测血清铁蛋白,评估小鼠的循环铁负荷状态。取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十二指肠和股骨远端行组织病理切片及普鲁士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脏器和骨髓铁沉积状态,以评估小鼠脏器和骨髓的铁负荷状态。3.使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细胞铁调素(hepcidin)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小鼠铁代谢调节的情况。4.取小鼠全血做网织红细胞计数,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将分离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标记抗体CD71和TER119,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群,在FSC vs SSC点图中圈出红系细胞群,再根据抗体的标记情况将红系细胞分为三群:原红细胞(CD71+、TER119-)、早中幼红细胞(CD71+、TER119+)和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CD71-、TER119+),了解各群红系细胞的比例,以评估骨髓造血活跃程度。5.将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与包含EPO和IL-3等细胞因子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后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培养48小时和9天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两组小鼠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爆式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集落数,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以评估小鼠骨髓红系造血损伤情况。6.检测反映Ferroptosis水平的指标:使用Cell ROX(?)Deep Red reagent和BODIPY(?)665/676分子探针标记分选后的三群红系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使用试剂盒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谷胱甘肽水平;使用RT-PCR法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GPX4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将培养的BFU-E和CFU-E集落细胞从培养基中洗脱,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集落细胞的线粒体形态,以评估骨髓细胞Ferroptosis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地贫组小鼠外周血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地贫组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十二指肠以及骨髓中铁沉积均较重,而对照组除了脾脏有少量铁沉积外,其余脏器均未见到蓝色铁颗粒。此外,地贫组的铁代谢调节因子hepcidin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2.地贫组小鼠的血清EPO和网织红细胞(RET)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组骨髓原红细胞和早中幼红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无差异(P>0.05)。地贫组小鼠的BFU-E集落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CFU-E集落数无明显差异(P>0.05)。地贫组小鼠骨髓红系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地贫组小鼠的原红细胞、早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三群细胞内ROS阳性细胞比例、BODIPY(?)665/676分子探针标记阳性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对应细胞群(P<0.05),对照组的原红细胞、早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三群细胞两两之间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无差异,而地贫组原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早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P=0.004,P=0.003),而早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两群细胞之间脂质过氧化水平无差异(P=0.878)。地贫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髓BFU-E和CFU-E集落细胞可见地贫组小鼠细胞的线粒体膜出现缺损,线粒体嵴膜连续性出现断裂、嵴膜密度增高,且线粒体嵴数量较对照组减少,而对照组小鼠细胞的线粒体形态正常。结论:1.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小鼠模型的骨髓中存在显著的继发性铁过载状态,且铁过载损伤了骨髓细胞的红系造血功能,并增加了骨髓细胞的凋亡率。2.首次证实铁过载可以通过介导Ferroptosis途径损伤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小鼠模型的红系造血功能。
其他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使传统信息流动方式出现变化。充分了解“互联网+”内涵,遵循创造性、融合性、开放性原则,助推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和优化,从重塑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尊重学生地位,转换教师角色、完善教育内容,强化资源整合三方面入手,优化教育架构,创新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该文探索数智化背景下艺术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和创新特色,并以住宅室内设计课为例,总结课程在产教融合数智化教学中的相关举措和经验,并以此为依据探索以过程为导向的数智化教学改革策略,完善新型艺术类人才培养体系与数智化教育创新的动态弹性协同机制。这对引领校企完成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协同育人发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背景及目的: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如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发展至终末阶段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的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积累是形成心肌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之一。心肌纤维化不但可以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其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对患者和其家庭造成
学位
目的:使用低熔点琼脂糖包裹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气管切开方式接种建立大鼠肺部感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初步评价。方法:1.实验动物:6~8周龄的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90~210g,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置于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条件动物房内适应性饲养3天。2.PA低熔点琼脂糖包裹体制备:实验菌株PAO1复苏,扩菌,使用低熔点琼脂糖对菌液进行包裹形成悬液,对照组使用肉汤替代菌液,并
学位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5在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以及对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SSc组)、SSc+鼠P35单克隆抗体(P35m Ab)组,采用皮下注射博来霉素(BLM)的方法诱导SSc小鼠模型,SSc+P35m Ab组每周在SSc模型小鼠腹腔注射鼠P35单克隆抗体,在注射结束后的第二天对各组小鼠进行取材检
学位
背景:缺血心肌恢复血液灌注后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心脏血供阻塞后溶栓、介入等治疗后可能会发生MI/RI现象,如再灌性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出血坏死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再灌注治疗时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MI/RI,且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因此,深入
学位
研究目的:研究circ-0010928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s)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与circ-0010928结合miRNA的相互作用,并研究它们对血管再生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模拟缺氧实验,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2)使用qPCR检测缺氧内皮细胞中circ RNA的表达水平。(
学位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被关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快速恢复血流。然而在恢复血流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心肌细胞的进一步死亡,这一现象就是我们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因此,MIRI成为了临床上不可避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面。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心肌的自噬是增加的,目前被认为是治疗MIRI潜在的靶点,许多自噬诱导剂被证明可以通过促进
学位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具有瘙痒难忍、潮湿渗液、难以根治的临床特点。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性别差异不明显,不具有传染性。此病急性期容易治愈,但是慢性期具有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特点,并继发严重感染,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此文将从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3个角度对肛周湿疹的临床诊疗进展进行概述。
期刊
研究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和再灌注心律失常,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防治策略,因此需要探究新的方法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是一种信号程序调节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由于脂质修复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活性丧失和随后脂质活性氧(ROS)的积累引起。这种铁依赖的细胞死亡在基因、生化和形态上与其他经典的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与多种疾病的细胞死亡有关。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