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儿童小肠粘膜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正常大鼠不同小肠段粘膜纹状缘氨基肽酶N以及二肽氨基肽酶IV活性的大小。 2.建立可行的测定小肠粘膜纹状缘氨基肽酶活性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143g-203g),由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取材 刮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各1块,检测氨基肽酶N、二肽氨基肽酶IV活性。 3.纹状缘肽酶活性的测定 1)将粘膜标本制成10mg/ml的匀浆液,18000r/min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测定肽酶活性。 2) 以亮氨酰对硝基苯胺、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为底物,分别检测氨基肽酶N、二肽氨基肽酶IV活性。 3)蛋白浓度测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4.结果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 1)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纹状缘肽酶活性值足否呈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者做对数转换使其呈正态分布。 2)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两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均数比较采用ANOVA,LSD-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大鼠十二指肠粘膜纹状缘APN的活性与空肠和回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空肠APN的活性高于回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大鼠小肠DPPIV活性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回肠>空肠>十二指肠。 结论: 1.正常大鼠中上段小肠粘膜纹状缘氨基肽酶N活性较高,二肽氨基肽酶IV活性则在回肠最高。 2.运用酶标仪测定氨荩肽酶N和二肽氨基肽酶IV活性水平可行。
其他文献
期刊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吉林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将一流人才培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   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
从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的角度出发,以“数字逻辑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层次化关联以及“数字逻辑基础”这门课程在计算机
目的:利用近红外分子探针EGF-Cy5.5对人类乳腺癌MDA-MB-231(EGFR高表达)、MCF-7(EGFR正常表达)和MDA-MB-435S(EGFR阴性表达)的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进行活体荧光成像,探讨近红外
目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 pn)是一种常见的定植于人类上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革兰阳性菌,能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一系列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特别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和设置现状,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广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学术锻炼、能力培养、地方服务“三
目的:将聚乳酸-乙醇酸(PLGA)联合雷帕霉素(RAPA)喷涂至人工晶状体(IOL)光学区外围,获得缓慢释放RAPA的RAPAP-LGA-IOL药物释放系统;体外观察RAPAP-LGA-IOL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相容
本文整合并构造了1981~2009年间全球反倾销案件数据库,对全球反倾销诉讼在宏观经济因素、策略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方面的动因进行了检验,通过对反倾销动因及其"南北"差异的研究
[摘 要] 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坚持“立德树人”,挖掘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并融入教学过程,构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体系,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高校课堂  [作者简介] 单骄宇(1976—),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医学博士,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