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敲击法检测叶片脱层的模拟分析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叶片脱层检测的研究现状,着重对敲击法在叶片脱层检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局部敲击法检测脱层的原理:若叶片内部有脱层,缺陷处的刚度会下降,敲击应力持续时间将增加。依据此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动力学仿真模块LS-DYNA来模拟整个敲击过程,通过时间历程后处理(POST26)输出节点的加速度信号来模拟实际数字敲击锤检测的振动信息,接着用MATLAB对时历曲线进行截取来获得碰撞持续时间。其次将模拟的碰撞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时域上若叶片内部存在脱层且位置较浅时,碰撞信号的振幅衰减速率比较慢,且较时域图脱层位置较深或者无脱层处在较长时间表现出较大的振幅;在频域上一阶频率值随着脱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脱层深度与一阶频率值呈线性关系。随后研究了敲击应力时间与脱层厚度的对应关系,得出敲击有脱层与无脱层试件表面,应力持续时间不同;并且随着脱层深度变大,应力持续时间将减小,因此可以用应力持续时间来判别叶片内部是否有脱层及其具体深度,但脱层埋入位置不能超过敲击法可测得的最大深度。为了提高敲击法在实际中可以检测的最大脱层深度,从压电传感器的预埋位置和能量辐射系数两个方面进行改善,并依此拟定了一套新的碰撞方案,该方案能够明显提高脱层最大检测深度。最后用Microsoft SQL Sever来存储所有仿真结果,并基于C#创建用敲击法检测有无脱层及脱层厚度的判断系统,模拟给定敲击时间,得出有无脱层及脱层深度。
其他文献
优势显著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要充分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具有许多传统推进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国内外船舶制造行业研究的热门。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对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具有极其
船舶耐波性是横量船舶总体性能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耐波性设计在保障了船舶安全性的同时,更为船舶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顶层论证与方案设计阶段,于确定船舶功率的同时使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和实际项目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结构简单、精度高的应变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光纤干涉传感模块、信号解调模块、判向计数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等几部分。解调器由3×3耦合器和解调电路构成,根据干涉光在通过耦合器后,产生的2π/3固定相位差,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滤波,由解调电路可直接获取被传感信号进行解调;判向计数模块基于CPLD技术,满足了系统高分辨
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严格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以及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管理重点业务均需要准确、翔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支持,而各种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土地调查技
学位
电刷镀技术作为表面工程中重要的强化、修复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沉积速度快、污染小等特点得到工业生产的青睐,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在工艺、表征、性能测试都取得较大进步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际公约、法律法规要求的逐渐严格,排放控制区范围的逐渐扩大,迫切要求水路运输实施绿色、低碳的政策。使用LNG燃料作为减排措施,与SCR、EGR
本文希望将自抗扰控制这种新的控制策略引入油轮辅锅炉水位控制,以更简单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油轮辅锅炉水位控制。自抗扰控制是和PID一样“基于误差来消除误差”的控制策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