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脱离理论的司法适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e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放弃自己的行为,并有效制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阻止犯罪行为有效避免危害结果出现,则将其作为犯罪中止予以认定一般并无争议。而现实生活中,却也存在着不少具有中止行为任意性,但并未有效阻止共犯或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此时,基于一人既遂、全案既遂的共同犯罪归责原则,就将自动放弃犯罪的人完全排除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可能性,是否符合个人责任原则、是否符合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否符合行为人只承担与自身行为有因果关系的引起法益侵害之责的因果共犯论和法益侵害说的基本立场?如何确定其行为处罚的适当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要的刑法理论问题且值得深入研究。国外学者针对此种情形提出了共犯关系的脱离理论。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位于前列的几类取得型财产犯罪,本文拟将有关共犯脱离这一独特情形的相关理论及实践中的具体认定、处罚等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工作,旨在以我国现行共犯体系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将共犯脱离的认定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出合适的处罚原则。本着刑法的谦抑性,以期能对我国刑法体系中未涉及的这一共犯未完成形态的认定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写作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而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将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为导论,开篇便是对本次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共犯的脱离理论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与路线予以交代。第一部分根据我国生效的案例,引出实践中对共犯脱离情形处理存在的争议点,以此对我国共犯的脱离如何认定展开分析和探讨,并立足司法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当前我国共犯的脱离认定存在偏差、处罚不一的问题。第二部分在明确我国共犯体系的基础上,对比与国外共犯体系的差异,阐述国外共犯脱离理论的争议,进行评析后,论证能否在我国适用及如何借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探讨适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共犯脱离理论标准、司法标准,并针对共同犯罪中位居前列的三类取得型财产犯罪,对共犯脱离的认定进行具体化分析,并提出合适的处罚原则,将其贯彻到实务中。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党和政府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目标的重要抓手。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直面临供需失衡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的实地调研,在该项目对解决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影响及作用等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同时参考借鉴
学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指南,通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来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资源枯竭型乡村在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因为曾占有资源禀赋的优势,发展领先,有些甚至一度成为富裕乡村。但随着资源的耗尽,资源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渐次突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资源枯竭型乡村逐渐衰落。资源枯竭型乡村具有典型性,对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早在汉唐盛世时,中国就曾以灿烂的文化和先进的制度吸引着周边国家前来学习。然而,西方国家自新航路开辟以后开始迅猛发展,中国却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落后。强大的综合国力是一国拥有良好国家形象的前提,但近代中国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综合国力逐渐下降,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不断“被矮化”,由远近闻名的“礼仪之邦”变成了受人诟病的“东亚病夫”。然而,这一切随着1949年
男女平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男女平等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然而,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不等于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现实生活中,女性在参政议政、就业、受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遭遇种种不公平甚至歧视性的待遇。人们对于男女平等只是口号上重视,内心却是漠视的。男女平等在实践中和文本中的差距不禁让我们反思:当今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究竟如何?十八
学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列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入到一个特殊的阶段。尽管革命形势严峻,但无论是共产党根据地还是国民党统治区,列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没有停滞。在国统区发行的《中苏文化》作为中苏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和“国统区宣传马列主义的阵地,”①通过对列宁思想大量系统地刊载和介绍,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列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观察列宁思想1937年至1949年在中国
志愿精神的发展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志愿精神的倡导和培育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地丰富、完善和发展。基于道德情感主义的理论和视角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新意,也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志愿精神溯源及志愿活动载体进行了讨论,可以对志愿精神的内涵加以界定:志愿精神是一种
学位
人的尊严,是涉及主体个性追求与价值认可的核心范畴。古往今来,对尊严的实践性追求构成了人类文明累进攀升的精神向标。在对西方传统尊严理论深刻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将人的尊严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量之中,进而实现了人的尊严思想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变。他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人”尊严隐没的生存境遇的前提下,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尊严实现的美好蓝图,并明确人的尊严实现是一种朝向未来的历史性活动。准确
学位
随着当今环境问题的加剧,企业甚至国家的生存发展空间日益受到更加严格的环境约束。碳排放权作为未来发展重要的约束条件和资源之一,是构成企业碳资产的核心,诞生于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协议规定的“总量抑制,国家个别目标”策略下,从而产生了碳资产这种新概念,使得碳排放权成为商品,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风险。本文结合全国性统一碳市场成立的大背景,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矛盾凸显期,而“道德冷漠”现象正是这一时代变动在道德领域的反应与体现。可以说,这些道德现象的共性,就是道德敏感性的缺失。道德敏感性是由以詹姆斯·莱斯特为代表的新科尔伯格学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被认为是道德行为产生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系统理解与把握道德敏感性,有助于提升个体识别与解释道德的能力,同时促使其做出更符合道德的行为。整体上看,本研究将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
学位
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于障碍性心理咨询,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帮助普通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中的困惑、问题,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良好发展,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方式。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格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具体理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