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哈尔滨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该市“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其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市在较好发展的同时,“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因此,哈尔滨市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对促进哈尔滨市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利用系统动力学工具及方法来进行哈尔滨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本文首先在论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后,对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概述及简要的评价;然后分析了哈尔滨市城镇化现状、农村劳动力规模与结构、就业状况、转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利用劳耕比例法对哈尔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分析哈尔滨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哈尔滨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检验模型仿真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的统计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能够而保证后续系统仿真工作和政策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第模型进行了趋势仿真和政策模拟,趋势仿真得到了哈尔滨市城镇化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从业人员数、城镇就业人数、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到2020年的趋势变化,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政策模拟表明哈尔滨市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具有政策敏感性;最后从政策定位、多元协同的政策体系、共同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三方面为哈尔滨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