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脑外伤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介导了脑组织水肿、脑细胞坏死及继发性再出血,加重了疾病的进展,造成严重后果。颅脑外伤后控制机体发生的炎症反应对于延缓疾病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以及在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方面显得意义重大。近年来关于颅脑外伤后的炎症因子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而α-MSH作为一种具有强大抗炎作用及神经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肽,其在机体遭受颅脑外伤后其含量有无变化以及是如何变化的值得探讨。本实验旨在研究颅脑外伤后机体α-MSH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为后续有关α-MSH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无价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当时对患者进行的GCS评分所得分值将他们分为三组,其中重型组(3~8分)18例,中型组(9~12分)16例,轻型组(13~15分)14例。入选患者分别于伤后1d、3d、5d、7d静脉抽血置于黄管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并保存于超低温冰箱中。用抗双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α-MSH及TNF-α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结果:各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血清中α-MSH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患者损伤程度越严重,相应地血清中α-MSH含量越低;在伤后第1天及第3天重度组患者血清中α-MSH含量低于中度组,中度组α-MSH含量低于轻度组(P<0.05),在伤后第5d中、重度组患者血清中α-MSH含量比轻度组低(P<0.05),而中、重度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在伤后第7d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血清中α-MSH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伤后血清中α-MSH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轻度组及中度组在伤后第5天α-MSH含量达最低值,重度组在伤后第3天α-MSH含量达最低值(P<0.05)。创伤组在伤后各时间点上血清中TNF-α值含量均比对照组高,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血清中TNF-α含量则越高;颅脑外伤后各组血清中TNF-α含量先升高随后降低,各组血清中TNF-α含量均在伤后第3天上升达峰值(P<0.05)。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α-MSH含量在各时间点上和血清中TNF-α含量之间呈负相关(P<0.05)。颅脑外伤后在存活组患者中血清α-MSH含量比死亡组患者血清中α-MSH含量高(P<0.05),第1天中非SIRS组患者血清α-MSH含量高于SIRS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α-MSH含量下降,其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严重血清中α-MSH含量越低。颅脑外伤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α-MSH与颅脑外伤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颅脑外伤后血清中α-MSH与TNF-α的含量呈负相关。颅脑外伤后早期血清中α-MSH的含量可以作为患者是否继发SIRS的一个预测因子,而血清中持续低含量的α-MSH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