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硬膜外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胶原酶溶解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按标准选择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参与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1:1:1分入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0μg/kg组或对照组(安慰剂组),接受按试验设计的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侧卧位,患侧朝下,在术区常规消毒铺巾,以病变椎间隙作为穿刺点,在局麻下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到达硬膜外腔前侧间隙(通过C臂或CT椎管内造影证明置管已经到达病变部位)。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PCA镇痛泵持续消炎镇痛治疗4天,再次经过C臂或CT椎管内造影确认导管位置,然后通过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治疗。术后回病房平卧,无异常情况常规一周后出院,术后定期随访。给药方案:试验组D1:硬膜外连接PCA泵内含0.1%罗哌卡因、地塞米松1mg、右美托咪定0.5μg/kg及生理盐水共200ml;试验组D2:硬膜外连接PCA泵内含0.1%罗哌卡因、地塞米松1mg、右美托咪定1μg/kg及生理盐水共200ml;对照组C:对照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模拟剂)给药方案同试验组D1或者D2的给药方案。注意事项:三组患者硬膜外pca镇痛泵都设置为常规速率2ml/h,单次pca0.5ml,锁定时间设为15min,输注96h后即停止治疗。通过比较三组患者胶原酶溶解术后24h(t1),1周(t2),1月(t3),6月(t4)时间段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以及术后一周内补助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来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通过记录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的不良反应,以及在实施的研究中始终观察患者有没有马尾综合症,暂时性神经综合症等并发症,来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2、vas评分比较,在各时间点(t1、t2、t3、t4)试验组(d1,d2)与对照组(c)相比vas评分明显降低,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剂量的试验组间比较(t1、t2)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间点虽然vas评分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在各时间点(t1、t2、t3、t4)中试验组(d1,d2)的优良率好于与对照组(c),相比较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间比较(t1、t2)时间点优良率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间点优良率无明显提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一周患者需补助镇痛药物的情况比较,试验组(d1,d2)使用哌替啶的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c),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间比较,哌替啶使用人次d1与d2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一周曲马多的总用量试验组(d1,d2)要明显少于对照组(c)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间比较虽然曲马多术后一周总用药量(d2)少于(d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过缓),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访视三组患者均未发现马尾综合症、暂时性神经综合症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1、硬膜外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提高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不同剂量(0.5μg/kg和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治疗效果短期内呈剂量相关性,而中长期疗效则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