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环纹豹蛛是稻田中的优势天敌,该蛛个体大,性情凶猛,捕食性强,对害虫的种群数量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Bt杀虫蛋白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制报道甚多,但对作为害虫天敌-蜘蛛的生物安全性研究主要限于Bt杀虫蛋白沿食物链传递在蜘蛛体内的富集及其种群数量方面,关于这种富集对蜘蛛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究竟如何报道甚少。本研究以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为研究对象,分析CrylAb蛋白沿食物链传递在拟环纹豹蛛体内的富集情况,以及此富集对其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CrylAb蛋白在蜘蛛卵囊内也可检测出其含量,从而进一步研究Cry1Ab蛋白对拟环纹豹蛛胚胎发育过程中化学物质含量和形态特征的变化、卵粒内四种保护酶活性以及卵黄蛋白特性的影响,从而为转CrylAb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用富集CrylAh蛋白的果蝇和稻飞虱饲养蜘蛛,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拟环纹豹蛛体内Crylab蛋白富集含量,然后用试剂盒检测其体内SOD、AChE、GSH-Px三种酶活力的变化;将其所产下的卵囊作为胚胎发育的研究材料,通过ELISA技术检测其CrylAb蛋白含量;用试剂盒测定CrylAb蛋白对卵粒内SOD、AChE、GSH-Px和CAT四种酶活力的影响;采用有关生化方法测定CrylAb蛋白胁迫对拟环纹豹蛛胚胎发育过程中化学物质含量变化;使用石蜡切片和液体石蜡透明技术观察CrylAb蛋白胁迫对拟环纹豹蛛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变化;用电泳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rylAb蛋白胁迫对拟环纹豹蛛卵黄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ylAb蛋白在拟环纹豹蛛体内具有富集效应(富集系数最高达3.685),实验组成蛛体内GSH-Px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在第7天时达到最高;实验组AChE酶活力第3天达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达最低值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第3天到第11天实验组SOD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同时发现在第7天时SOD酶活力达到最低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极显著差异(p<0.0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实验组卵粒中CrylA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卵粒内SOD、AChE、GSH-Px和CAT四种酶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其中GSH-Px酶活力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三种酶活力均低于对照(p<0.01)。通过石蜡切片和液体石蜡透明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胚胎发育历期延长,胚胎发育不完全。通过对卵粒中的化学物质的测定,发现蛋白质含量水平对照组要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糖和脂肪含量对照组和实验组无显著差异。通过对卵黄蛋白的提取、电泳等实验,发现拟环纹豹蛛的卵黄蛋白是一种糖脂结合蛋白。实验组卵黄蛋白分子量为279.64KD,其各亚基大小为85KD、69KD、63.5KD和50KD;对照组分子量为274.79KD,各亚基大小为85KD、72KD、65KD和51KD。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对照组中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要高于实验组。LC-MS/MS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卵黄蛋白序列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