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舌苔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结果提示某些疾病舌苔与舌苔菌群之间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基于“心开窍于舌”理论研究冠心病(痰浊证)患者舌苔菌群构成,期望有助于冠心病诊疗。方法:以确诊为冠心病(痰浊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证候信息学(包括四诊合参和实验室指标)、冠脉造影、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舌苔微生物构成为客观指标,分析冠心病(痰浊证)与舌苔菌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符合冠心病(痰浊证)并最终获取舌苔样本合格者为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心绞痛组41例;合格的健康人群组19例;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健康人群组、冠心病(痰浊证)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冠心病(痰浊证)心绞痛组之间性别比例构成组间具有可比性,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健康人群组、急性心肌梗死(痰浊证)组与心绞痛(痰浊证)组年龄有组间差别。2、合格病例及健康人群的舌苔微生物DNA提取结果显示,各样品OD值波动于1.8-2.0之间或接近于2.0,提示各组样本DNA纯度较好。3、从物种累积曲线结果可以看到,由于各组样本量接近或大于20,故各组样本抽样量是充分的。通过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对应的稀释曲线结果可以看到,每个样品相关指数对应曲线趋于平缓或者达到平台期,表明每个样品测序深度已经基本覆盖到样品中所有的物种,即测序量足够。4、各组样本经OTU经相似性分析检测后,发现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健康人群组之间在物种进化距离及物种丰度的基础上存在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痰浊证)组与心绞痛(痰浊证)亚组之间在物种进化距离及物种丰度的基础上也存在差异。经样品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检测后,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健康人群组、急性心肌梗死(痰浊证)组与心绞痛(痰浊证)组之间在微生物门、纲、目、科、属、种相应水平上均有相应的物种在丰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痰浊证)患者与健康人群组之间、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痰浊证)组与心绞痛(痰浊证)亚组之间比较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均有相应的物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通过对冠心病(痰浊证)患者舌苔菌群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冠心病(痰浊证)舌苔信息的识别、分析,有助于冠心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