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铁土、淋溶土在鄂赣地区分布与分界的研究——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系统分类的兴起和信息科学的发展给土壤分类和土壤地理信息系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土壤科学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决策和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国的土壤分类系统理论体系已日趋成熟,也在不断完善。  为了研究鄂赣地区淋溶土纲与富铁土纲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通过筛选两个土纲的分类指标,结合农耕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发生分类以及古今人们对此区域土地的认识来探讨两个土纲在鄂赣地区的分界界线,对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对富铁土分类的研究,对旧的指标体系验证或者修正。  本文以湖北省以及江西省部分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富铁土土纲分类指标的研究分析,收集了土壤调查的研究资料,提取相关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应的气候、母质等环境要素,重新对鄂赣地区淋溶土、富铁土两个土纲的界线进行了合理性的评价,并依据筛选指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分类标准。  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  1.共收集整理了164个土壤单个剖面的信息,其中101个样点通过室内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得到,63个收集自湖北土壤、湖北土种志、江西土壤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得到了所有土壤剖面的基本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所对应的气候、母质资料;通过实验室分析得到了样点系统分类所需指标,在土壤系统分类检索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并给出了命名。  1.基带土壤的分布是气母质与气候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物质的地质淋溶等地球化学过程,并且通过控制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温度增加伴之而来的是土壤风化速度的增加。总之,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促进矿物风化,加剧脱硅富铁铝化作用,从而影响淋溶土与富铁土的分布。  2.鄂赣交界地区黏化作用与富铁铝化作用同时进行,富铁铝化作用占优势。在研究区域内,由北向南随风化作用增加,黏化作用由强变弱,富铁铝化作用由弱变强。在中、南亚热带地区黏化作用不再占优势,而是以富铁铝化作用为主。  3.现行富铁土纲分类标准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通过对几个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他筛选指标的聚类插值等结果的分析,现行24 cmol/kg的黏粒 CEC指标分类在土纲或亚纲高级分类单元上未能很好的体现分类原则,而如果将此标准提高到50~60 cmol/kg则能更符合研究区域内的实际土壤分布情况。
其他文献
<正>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