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型政党是一种具有创新思维,善于在党组织中培育和提升成员学习能力的政治组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源自党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是推进党内外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特别是在重大转折时期党内组织的学习运动都能实现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当前,改革开放处于攻坚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如果不能自觉参与学习,不增加知识储备必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落后,甚至是丧失执政权利。作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课题,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创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点和根本,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的战略思路符合党的建设路径规律也更有利于建成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进中形成独特的理论优势,而这些先进科学的理论又都来自党内深入学习的结果。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组织成员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看家本领”;同时还需要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拓展学习科教文卫等各领域的知识,提高组织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时期增强共产党人自我净化、革新和完善能力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其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之举。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集中阐释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的缘起,论述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归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出发,创新性提炼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内涵,是特定阶级的先进、中坚分子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组成的,以实现社会持续发展为共同愿景,以培养新思维和新理念,提升新能力为基本要求、以创新学习模式与实践为主要内容、逐步推进肌体更新再造的政治组织。阐释其中国化的界定问题,然后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维特征和先进文化机理。明确当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具备新心智、整体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知行合一的思维特定,还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六经注我”进程,充分发挥学习型政党文化的独特优势。第二章主要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分析和总结了三个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实践上的不懈探索:概括总结共产党源自学习“新文化”、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源自“学习创造”、延安时期大学习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新学习、曲折也源自脱离实际的学习;现代化建设转折于再学习和成就于创新学习。第三章则是综合运用“古今中外”法来分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原则与方法。首先是继古论今法,就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次是鉴外运中法就是积极借鉴西方先进政党创建的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研究参考“五项修炼”模式新路径;最后是立今创新法,就是坚持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之路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内容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第四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路径,是思路与探索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从三个角度来阐释,首先是分析其内在要求,需要具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科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赋予先进文化素养和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其次是分析战略目标,要求真正实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和学以创业;最后重点分析了路径探索,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为着力点、以完善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统领、以接续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双向”互动建设。第五章是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动力机制的探索和对创新学习的分析。构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动力机制分为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以增强党自身建设的危机意识、构筑高度政治自觉机制、强化考核与反馈机制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内驱力和以社会矛盾的外在压力、架构大众传媒宣传机制、党外督学机制和建构文化强国导向机制为外驱力。最后探索学习创新内容,需进一步转变学习态度、接续推进学习方式方法创新和坚持学习载体的创新。结束语主要指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人类求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借鉴与创新运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明智之举,更为自身肌体的健康注入了新鲜血液。研究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对学习实践的探索,同时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实现自身突破和组织革新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