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琥珀为古代植物的树脂,经过特殊地质作用,形成的树脂化石,因此所成琥珀的植物种属、形成环境、地质作用类型等条件对其物理化学特征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波罗的海与缅甸金珀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不同产地金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对波罗的海及缅甸金珀的颜色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当中,波罗的海金珀具有较高的明度与彩度值,且颜色中带有轻微绿色调,而缅甸金珀中则带有轻微的红色调。综合不同明度值的非彩色背景下金珀颜色参数,可以发现对于中等明度的波罗的海与缅甸金珀来说,随着非彩色背景明度值的增加,其金黄色色外观的明度值与彩度值均明显增加。且非彩色背景明度值的影响足够大,以至于超过金珀自身明度值与彩度值的影响。而对于金珀金黄色彩度的影响程度与金珀自身的彩度有关,自身彩度值越高的金珀对非彩色背景明度变化的反应越灵敏。而两产地中,两产地中缅甸金珀受非彩色背景明度变化的影响更强。金珀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2931cm-1处由C-H不对称伸缩振动以及2860cm-1附近由C-H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峰位,两产地金珀光谱图在特征峰位置基本一致,仅在1460及1380cm-1附近缅甸金珀谱峰向低频方向漂移。根据两产地谱峰特点可以确定实验选取波罗的海金珀为柏科植物树脂,缅甸金珀为龙脑香科树脂。采用拉曼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补充与说明,拉曼光谱中ν(C=C)与δ(CH2)所致谱峰强度比N与成熟度呈反比,计算得出两产地金珀N值,可知波罗的海金珀的N值0.732高于缅甸金珀的N值0.672,并综合880cm-1、720cm-1附近特征峰,可知缅甸金珀的成熟度高于波罗的海金珀。利用元素分析仪,计算出两产地金珀样品中C、H、O、N元素含量的百分比,根据测试结果中C元素含量判断琥珀的石化程度,比较其成熟度的高低。缅甸金珀中C元素含量较高,进一步验证其较高的成熟度。对其他元素含量分析发现,两产地金珀中H元素含量大致相同,而C元素含量伴随O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结合两产地样品颜色参数与S元素含量,可以确定S元素增加并非琥珀中黄绿加深转为红褐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