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型经济的影响因子模式及其效应的定量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上海)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与减缓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关系到经济实力的竞争、技术市场的角逐、执掌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规则、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中国政府正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不懈努力。随着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当中,并开始制定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各行业均开始意识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优化经济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核电)、植树造林增强碳汇。城市区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文明成果最集中的地域空间,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场所。因此将城市作为突破口进行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对于精确化估算和把握减碳潜力与控制碳排放、构建和倡导低碳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选择中国最大的城市一上海中心城区为典型案例,通过GIS和遥感定量方法获取城市内部各种环境信息,揭示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城市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在各种环境影响因子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模拟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为寻求城市内部低碳型经济的构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发展提供基本思路。本研究集成了空间计量经济学、遥感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定量化地研究城市尺度的碳消耗量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影响城市碳消耗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区域产业联系及城市环境遥感多变量空间信息分析框架的耦合,构建了城市综合碳消耗数值的计算分析模型。通过运用ESDA技术,揭示了城市环境影响因子的空间格局,并且通过探索碳排放值的产业与空间统计单元权重,构建了将碳潜力计算落实到城市空间区域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城市综合碳排放与空间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范式,完善和促进低碳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发展;从而为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与生活低碳化发展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首次将遥感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应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2)通过改进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场景模型,提高了其对于城市尺度区域的应用能力与精度,结合GIS的空间分析能力,更科学、客观地揭示具有碳需求特征的产业结构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3)提出了综合碳消耗量的空间配置与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文艺创作要运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与典型化的创作方法,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的历史内容和故事情节的丰富生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何谓精品?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品者,文艺创作的成品。曲艺精品就是曲艺中反复提炼、精致上乘的作品。  打造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曲艺,是一门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来自人民,是人民的艺术,不但要愉悦人民,而且是体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提高人民凝聚力的重要阵地。如何使这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打造精品力作是关键
期刊
自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理念和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论后,将员工训练成为生产流程的某一个细小步骤的操作者,熟练的重复单调的工作一直为企业所推崇。不可否认,泰勒和亚当
学位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即使在与世无争的“象牙塔”内,围绕着争创一流大学,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就在一个国家内的各所大学之间,其竞争也相当激烈。大学间的竞争以学科的竞争为基
伴随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人才已成为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推动力量,尤其科技人力资源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性资源。如何发挥科技工作者效用最大化,实现科技工作者这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的宏伟目标,是当前需要迫切深层研究的焦点。在不同行业、地域、社会地位之间的流动,是驱动科技工作者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因此,深入剖析当前山东省科技工作者流动状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促进合理流动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