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有何差异,并结合临床血清学指标,分析人体成分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以了解糖尿病患者体成分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和营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2012.1~2012.12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71例,(排除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②存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③严重的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④严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⑤月经期和哺乳期妇女;⑥恶性肿瘤患者;⑦手术外伤患者;⑧贫血患者;⑨浮肿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五组:A组(HbA1c≤7.0%)、B组(7.0%<HbA1c≤8.0%)、C组(8.0%<HbA1c≤9.0%)、D组(9.0%<HbA1c≤10.0%)、E组(HbA1c>10.0%)。运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患者机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等人体成分指标,探讨不同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血清学指标,分析人体成分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使其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结果:
1.不同性别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分析特点上臂肌围及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水分、蛋白质、肌肉量、骨骼肌肌肉含量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体脂肪、经理想肌肉组织校正后的左右上肢肌肉组织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内脏脂肪面积、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无机盐以及经理想肌肉组织校正后的躯干肌肉组织、左右下肢肌肉组织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分析
2.1 不同HbA1c水平的患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脂肪含量比较对于男性,各指标经标准体重校正后,水分、蛋白质A组和B组明显高于E组(P<0.05);无机盐A组、B组和D组明显高于E组(P<0.05);脂肪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女性,各指标经标准体重校正后,脂肪B组低于A组、C组和D组(P<0.05),C组和D组高于E组(P<0.05);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HbA1c水平的患者脂肪组织相关指标比较男性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体脂百分比A组明显高于B组和E组,B组明显低于C组,且C组和D组明显高于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HbA1c水平的患者肌肉组织相关指标比较对于男性,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A组和B组均高于E组(P<0.05);经理想肌肉组织校正后的左右上肢肌肉组织、躯干肌肉组织A组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肌围、经理想肌肉组织校正后的左右下肢肌肉组织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女性,上臂肌围及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经理想肌肉组织校正后的左右上肢肌肉组织、躯干肌肉组织、左右下肢肌肉组织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人体成分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蛋白质、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与白蛋白、肌酐均呈正相关(P<0.05)。而经标准体重校正后的蛋白质、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与总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体脂百分数、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各指标均无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体脂百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无相关性。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成分随着HbA1c的升高而有所变化:男性主要表现为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的减少,而女性以脂肪的变化较为明显。
2.蛋白质、肌肉量、骨骼肌肉含量与血清白蛋白、肌酐呈正相关,可以间接反映肝脏的合成能力。
3.体脂肪含量与血脂浓度可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负相关的关系。
4.人体成分分析能够很好地检测患者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组成成分以及各体成分分布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及营养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