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美——《达洛维夫人》之道家思想解读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著名女作家和二十世纪现代小说的先驱者之一,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作品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达洛维夫人》是伍尔夫的成名作,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不同的批评流派对该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评论者把重点放在分析作家写作艺术的新颖上,而对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论文试从中国传统哲学──道家思想的角度分析《达洛维夫人》的哲学和美学意义。体现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道家哲学是无为思想。无为思想是道家哲学的人生观。“无为”是不妄为,并非无所事事。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是这种思想最好的体现者。无为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其本质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无为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精神的自由,实践真正的人生。生命美学思想是本论文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生命美学以生命作为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旨在探索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成为可能这一问题。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克拉丽莎身上。她热爱生命,肯定生活,同时又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克拉丽莎以艺术的人生观在生活中创造了和谐与美。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为解读《达洛维夫人》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同时希望能为增进中国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因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吸取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思想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思想之后,法国著名语言学教授及符号学家克里斯蒂瓦首次提出互文性概念。这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人们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不同的情感,在所有语言形式中詈骂语常被用来表达负面情绪的主要途径。传统观念中詈骂语被视为一种极为粗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诗歌,小说的翻译,有着自身的特点,戏剧语言的无注性,视听性,通俗性都决定了戏剧的翻译标准不能套用其他文学题材的翻译标准。
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语理论以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两大重要理论构架。本文首先将讨论这两个理论的运作特征,然后通过运用这两个理
作为满族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乾隆帝注重书画收藏且重视诗文修养。在其亲力支持下,乾隆朝宫廷绘画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画家众多,画题多样。最能代表院画特色的当属人物画创作
不可译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翻译是否可能,什么是不可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无论如何,翻译活动已经进行了几千年,而翻译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些具体的无法翻译的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
鲁迪·威伯是位勤奋而又多产的作家,至今已发表了9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3部文学评论和许多其他作品。无论是小说、故事集还是文学评论,威伯的作品都表现出编史的创作主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