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将文化意识确定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并且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敏感度是人们激发自身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态度,是个体面对差异时产出正面情感倾向的能力。这种正面情感倾向最终会促成个体有效而得体地交流。因此,培养人们的跨文化敏感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众多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及成人,而以高中生为对象来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跨文化敏感度的却为数不多。本研究以陈国明和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重庆市某中学452名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跨文化敏感度进行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照由黄文红改编的中国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Excel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最后抽选出30名学生与5名老师进行采访,以探究高中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总体情况,跨文化敏感度的内部因子之间的相关度,以及影响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变量等等。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差异尊重得分最高,交际信心得分最低。四项因子中,开放度与交际信心呈显著相关,与移情和差异尊重呈中度相关;移情与交际信心和差异尊重呈中度相关;交际信心与差异尊重的相关性最弱。此外,因子分析表明,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国经历、班级类型、所属文(理)科都对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有影响,并且课堂表现与出国经历的影响最大。最后,结合本研究发现、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针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淮山(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食物,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糖、尿囊素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但不耐储运。干燥是淮山的重要加工方式之一。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营养损失小等特点。为提高淮山干制产品品质,本文对淮山进行了干制微波真空干燥试验,研究其干燥特性,优化干燥工艺,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干燥特性研究:探索了淮山在不同切分方式、热
论文结合科研项目研究了弹载超宽带小型化天线阵列,主要内容可概括为:首先说明了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讨论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待解决问题,阐述了弹载超宽带小型化天线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论述了论文所涉及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其次对弹载超宽带小型化天线阵列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弹载超宽带小型化TEM喇叭天线阵列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弹载超宽带小型化TEM喇叭天线阵列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两
当前互联网系统时刻都在产生海量非结构化、相互关联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由于系统不断演进不具备统一的格式,并且对象类型千变万化,对象之间关系复杂多变。图数据库作为一种
郑州电视台高标清同播系统建于2008年,经过9年的运行和磨合,播出系统中二级存储、技审系统和应急上载的一些隐患和软件BUG暴露了出来,严重影响安全播出。本文针对这些隐患做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湖泊微囊藻毒素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淡水湖泊中重要的组成成分,细菌群落能降解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对维持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菌群落与微囊藻毒素产生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及治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其水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本研究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森林火灾则是威胁森林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及时准确的检测到森林火灾的发生是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森林火灾的检测通
目的:本研究采用皮下种植H22肝癌细胞的方法制作Balb/c小鼠肿瘤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模型小鼠中肿瘤组织的TAMS聚集情况。前期研究中已发现的甘露糖化壳聚糖纳米粒具有
为农业园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园区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以园区监测数据与具体个案实地调研相结合,对20个贵州省省级农业园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进行
<正> 南宁市郊区那龙乡是有名的香蕉产地,1989年全乡种蕉面积达5494亩,占南宁市香蕉种植面积的30%。但由于栽培和管理水平低,平均亩产只有525公斤。1990—1991年,我们在那龙乡
<正> 红薯为我区第三大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约370万亩,平均单产水平很低,1986年仅有65.9公斤/亩(折标准粮),全国排名倒数第三位。本文针对我区红薯的低产原因,提出几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