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细胞水平用含茶血清作用高糖诱导海马神经元和动物水平用绿茶浸出液灌胃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检测相关指标,探讨绿茶对降低糖尿病脑病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1.海马神经培养元原代培养及NSE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其纯度。2.神经元采用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的维持培养基培养到第5d,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空白血清组、含茶血清组、JNK抑制剂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45mmol/L,空白血清组按总体积的10%加入空白血清且保持葡萄糖浓度45mmol/L,含茶血清组按总体积的10%加入含茶血清且保持糖浓度45mmol/L,JNK抑制剂组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作用12h且保持糖浓度45mmol/L;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8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3.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4.Western blot检测JNK、p-JNK、MLCK、Bcl-2、Bax表达情况。5.morris水迷宫筛选认知功能正常大鼠60只。6.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绿茶低(5mL/kg.d)、中(10mL/kg.d)、高(20mL/kg.d)剂量组(n=12),并选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12),每周检测大鼠血糖情况。7.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8.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9.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细胞超微结构。10.TUNEL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11.Westerm blot检测JNK、p-JNK、MLCK、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培养海马神经元,经鉴定海马神经元纯度85%以上。2.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空白血清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高糖组对比,含茶血清组与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与空白血清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含茶血清组和抑制剂组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5)。4.与JNK抑制剂组比较,其他各组JNK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与空白血清组p-JNK、MLCK、Bax表达升高及Bcl-2表达下降(P<0.05);与高糖组比较,含茶血清组与抑制剂组p-JNK、MLCK、Bax表达下降及Bcl-2表达升高(P<0.05)。5.成功筛选认知功能正常的60只SD大鼠,并成功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6.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情况,对照组大鼠血糖保持正常水平,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大于16.7mmol/L,绿茶各剂量组大鼠血糖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现象(P<0.05)。7.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认知功能显著下降;与糖尿病组比较,绿茶中高剂量能改善认知能力(P<0.05)。8.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海马组织中细胞形态异常,表现为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等;与糖尿病组比较,中、高剂量绿茶组海马组织细胞形态改善,细胞数量增加、排列较规则。9.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突触减少,线粒体损坏严重;与糖尿病组比较,中、高剂量绿茶组细胞形态和细胞器结构如线粒体等有所改善。10.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比较,中、高剂量绿茶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下降。11.各组海马组织JNK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海马组织中p-JNK、MLCK、Bax表达升高及Bcl-2表达下降(尸<0.05):与糖尿病组比较,中、高剂量绿茶组p-JNK、MLCK、Bax表达下降及Bcl-2表达升高(尸<0.05)。结论:1.高糖作用海马神经元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活性降低;含茶血清通过JNK/MLCK通路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降低高糖诱导后的细胞凋亡水平。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绿茶灌胃后可通过JNK/MLCK通路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降低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从而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