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甲基睾酮对不同发育时期蚂蟥生长以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蚂蟥(Whitmania paigra Whitman),又名宽体金线蛭,其干燥全体为中国药典(2015)中药材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淤散结的功效。蚂蟥为同步性雌雄同体动物,精巢先于卵巢发育,精卵有序发育同步成熟。生殖细胞的增殖、形成和成熟主要与精(卵)巢中雄、雌激素的参与有关,甲基睾酮(MT)作为一种重要的雄性激素,不仅影响性腺发育,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因此本实验拟在蚂蟥精巢增殖期(卵巢形成期)、精巢休眠期(卵巢生长期)两个时期的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甲基睾酮(MT),从组织、生理、分子层面研究外源MT对蚂蟥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可为蚂蟥生殖发育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为蚂蟥人工养殖提供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外源MT对不同时期蚂蟥生长、性腺发育的影响。用0.1μg·L-1、1.0μg·L-1、10.0 μg·L-1、100.0 μg·L-1、150.0μg·L-1共5个浓度MT对1.5月龄和5.5月龄蚂蟥分别进行水浴处理6周,同时对部分5.5月龄MT处理6周的蚂蟥进行60天自然冬眠,采用称重法测定这三个时期蚂蟥体重、性腺指数和内在品质;采用组织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蚂蟥精卵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外源MT在0.1~150.0 μg·L-1时能不同程度促进蚂蟥生长和性腺发育,其促进程度随MT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1.5月龄蚂蟥添加MT100.0μg·L-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10.0 μg·L-1时性腺指数最高;5.5月龄蚂蟥添加MT6 10.0μg·L-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100.0 μg·L-1时性腺指数最高;自然越冬后蚂蟥,MT100.0μg·L-1体重时最高,10.0 μg·L-1时雄性腺指数最高,1.0 μg·L-1时雌性腺指数最高,药材品质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抗凝血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当外源MT浓度升高至10.0 μg·L-1时3月龄蚂蟥精巢中开始提前出现初级、次级精母细胞,卵巢内出现卵原细胞;MT为100.0 μg·L-1时,7月龄和9月龄性腺内精母细胞、精细胞、卵母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和未添加组。(2)研究外源MT对不同时期蚂蟥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5月龄蚂蟥添加MT6周后,内源睾酮(T)、雌三醇(E3)和黄体酮(P)随外源MT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其中T、E3和P分别在浓度为100.0μg·L-1、1.0 μg·L-1.0μg·L-1时最高(P<0.05);甲基睾酮(MT)、雌酮(E1)与外源MT浓度呈正相关。5.5月龄蚂蟥添加MT6周后,内源T、E1、E3与外源MT浓度呈正相关;MT和P随外源MT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100.0 μg·L-1时最高(P<0.05)。自然越冬蚂蟥各激素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T、MT、P在100.0μg·L-1时最高,E1在1.0μg·L-1时最高、E3在10.0 μg·L-1时最高。经外源MT处理后内源T/E3、T/E1均低于对照组。(3)研究外源MT对不同时期蚂蟥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MT浓度升高,生长激素基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芳香化酶α(CYP19α)、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和FOXL2基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基本在浓度10.0~100.0μg·L-1范围内上调显著(p<0.05);SRY基因在雄性腺中上调显著(p<0.05),雌性腺中表达不显著(p>0.05);WNT4基因在雄性腺中表达不显著(p>0.05),在雌性腺中上调显著(p<0.05)。在雄性腺内,随外源MT浓度升高,SRY/WNT4均高于CK组并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处理1.5和5.5月龄蚂蟥在10 μg·L-1时最高,分别为2.06和4.29,自然越冬蚂蟥在100μg·L-1时最高,为2.84;在雌性腺内,随外源MT浓度升高,SRY/WNT4均低于CK组并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处理1.5和5.5月龄蚂蟥在浓度为10μg·L-1时最低,分别为0.15和0.32,自然越冬蚂蟥在浓度为100 μg·L-1时最低,为0.25。
其他文献
探究饲养方式对滩羊生长屠宰、肉品质、瘤胃内环境、微生物、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等的影响,以期为滩羊生产实践中生产方式的选择、提高生产性能以及羊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19.90±1.61 kg)的3月龄的去势公滩羊24只,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舍饲组(C组)饲喂全混合日粮,放牧+补饲组(CG组)用精料补充后再进行放牧,放牧组(G组)采食放牧草地。预饲期为15天,正
学位
滩羊养殖是宁夏重要畜牧经济收入之一,但饲养成本高为滩羊产业的发展带来限制。不同剩余采食量(RFI)的测定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滩羊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效率,而瘤胃作为影响反刍动物饲料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探讨不同RFI下滩羊瘤胃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组学技术来提高滩羊饲料消化吸收的利用效率,能够有限度地充分利用饲草料的资源,降低了舍饲养羊的饲料成本。本研究利用TMT标记和IMAC磷酸化肽段富集技术以及液相色谱-
学位
铅基反应堆具有其突出的经济性、固有安全性以及多场景的适用性,极具发展潜力,被认为是最可能成为首个实现工业示范化的第四代堆型。在铅基反应堆中,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由于其良好的中子经济性和嬗变能力,可实现绝大部分燃料的循环再利用,被认为是最有效提高核燃料利用率的方式,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铅铋共晶合金(LBE)作为ADS系统散裂靶和冷却剂首要候选材料,其比热容和热导率等热物性对反应
学位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提出,低碳减排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减少畜牧业养殖碳排放是打造低碳农业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通过饲喂奶牛不同外源性添加物,利用GreenFeed系统对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进行同期测定,旨在探明我国养殖模式下的奶牛甲烷排放规律,建立“本土化”的甲烷排放因子,探明不同外源性添加物降低甲烷排放,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再利用16S扩增子测序技术
学位
为摸查常州地区茶叶质量安全状况,基于固相分散萃取样品处理一体机净化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相质谱法(HPLC-Q Exactive),测定茶叶中121种农药残留,并按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和英国食品标准局风险排序体系,对茶叶中检出的农药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70个茶叶样品中有47个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67.1%;检出农药22种,单项农药检出率为1.43%~41.4%。经方法学验
期刊
本研究通过体外消化试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开展了芦苇颗粒化TMR对滩羊体外消化率、生长性能、氮代谢、瘤胃发酵参数、免疫抗氧化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开发利用芦苇、缓解饲料原料短缺现象。选择体况良好、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羊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Ⅲ组),每组8只,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试验。四组试验羊分别每日饲喂含有
学位
饲料效率是决定动物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的广泛关注,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效率的评估,RFI的基因定位已成为当下分子育种关注的重点。宁夏地区滩羊产业逐渐发展,滩羊出栏量比重逐渐增加,但关于滩羊饲料效率性状的相关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研究对极端RFI滩羊重测序和50K芯片测序,针对滩羊RFI性状
学位
<正>引言公路运输会排放大量汽车尾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绿色发展,因此为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公转铁”政策开始提出。“公转铁”政策旨在提高铁路运输比例,由于铁路运输具有绿色清洁的特点,因此提高铁路运输的比例,更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提出,通过铁路运输替代公路运输成为优先选项;2018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
期刊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而我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目前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及人口的逐年增长,我们需要对农业进行一场绿色革命,即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农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持较高的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因此,新型的生态种植技术急需研究和开发以取代传统的常规种植模式。目前制约作物产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壤的退化,不健康的土壤种出的植物也不健康,因此就更易
学位
本研究以杜泊羊母羊的极端表型脱毛组(S组,5只)与不脱毛组(N组,3只)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皮肤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3月三个阶段的体侧皮肤组织样品进行石蜡切片和miRNA测序,对毛囊形态进行观察及分析,将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靶基因的功能和信号通路,最后进行qRT-PCR验证试验,结果如下:1.本研究三个时间点的毛囊发育阶段,S组依次为: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