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陷感通常表现为自尊水平较低,是人们对自己的社会交往、学习能力、自尊、外貌和体能情感上的评估。视觉障碍儿童作为一群视觉有障碍的群体,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视觉功能的丧失和异常,会导致许多心理问题(自卑、焦虑、交往障碍、抑郁等),视觉障碍儿童的缺陷感普遍比正常人高。视觉障碍儿童家庭照顾者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付出比正常儿童家庭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给照顾者的身心、经济、社会交往等方面带来严重的负荷,家庭照顾者的身心长时间处于不断消耗的情况下,身体的各项平衡被不断打破,久而久之会产生倦怠感。本研究以视觉障碍儿童及其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对视觉障碍儿童缺陷感和家长的照顾倦怠进行调查,并结合照顾者负荷和社会支持两个因素,研究其间所具有差异性和相关性。另外,本研究对视觉障碍儿童缺陷感与照顾倦怠做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有效的将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的中介效应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合在一起,深入探究了缺陷感如何影响照顾倦怠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支持下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对本研究结果作出探讨并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组视觉障碍儿童在缺陷感方面差异性显著,并且在缺陷感方面得分依次是6~10岁>16~20岁>11~15岁。(2)是否独生子女视觉障碍儿童在缺陷感方面差异性显著,并且独生子女缺陷感要高于非独生子女。(3)不同性别视觉障碍儿童在照顾负荷方面差异性显著,并且照顾男性视觉障碍儿童负荷比女性负荷重。(4)不同年龄组视觉障碍儿童在照顾负荷方面差异性显著,并且在照顾负荷方面得分依次是6~10岁>11~15岁>16~20岁。(5)不同障碍程度视觉障碍儿童在缺陷感、照顾倦怠、照顾负荷、社会支持差异性不显著。(6)视觉障碍儿童缺陷感与照顾倦怠呈显著性正相关;缺陷感与照顾负荷呈显著性正相关;照顾负荷与照顾倦怠呈显著性正相关;照顾负荷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负相关。(7)照顾负荷在缺陷感和照顾倦怠中起不完全中介效应;社会支持是照顾负荷中介缺陷感与照顾倦怠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