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与超越——论新时期文化史诗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将八十年代的史诗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论述.而每一个时期的创作,无论从文体还是内涵上讲,都是对前一阶段的一种超越.江河、杨炼以他们的创作掀开了文化史诗创作的序幕,并形成了朦胧诗的第二个潮头.创作初期,他们的视角还是社会政治视角,呼唤"人"的回归,思考民族的苦难历史.而随着创作观念的深入,他们以自觉的寻根意识回归突入民族文化深层结构,或者重新解读和再造民族神话,或执著于对历史文化遗迹内在精神的寻求,他们以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太阳和他的反光》、《诺日朗》、《半坡》等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史诗模式,并深刻影响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的文化史诗创作.深受江河、杨炼史诗模式影响而开始自己史诗创作的川地诗人们,在追随的过程中开始构建自己的史诗模式,以宋渠、宋炜和石光华等为代表的"整体主义"受到生命全息理论的启发,采取了形而上学式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模式,力求一种精神上的形而上的超越;以廖亦武、欧阳江河等为代表的"新传统主义"则以"文化幻像"创作,通过想象力的穿透性实现了一种超越具体文化实体限制的精神对接与重建,及至最后他们以第三代诗人的先锋意识解构和颠覆了江河、杨炼的文化哲学史诗模式,表现出对文化和历史的怀疑,江河、杨炼所苦心构建的文化宫殿被他们以汪洋恣肆的幻像创作变成了无所谓有无的文化幻像——甚至是文化废墟.他们似乎已经消解了史诗的意义,宣告了史诗时代的死亡.而海子作为80年代末唯一的浪漫主义诗人,则完全无视这个非史诗的时代,他以自己天赋的才华和圣徒似的虔诚与疯狂投入自己的史诗梦想中,他走了一条全新的史诗道路(他也曾经受到江河、杨炼的深刻影响)——向西方学习、向大师们学习,他的《太阳·七部书》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神性光彩的乌托邦似的史诗巨制,这部未竟的大诗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史诗的集大成者,也是终结之作.可以说,从寻求到超越——从江河、杨炼对民族文化的寻根到廖亦武、欧阳江河对寻根神话的幻象消解再到最后海子从诗坛天国的跌落,这表面上像是转了一个圈,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完成了新时期诗歌的一次复杂而深刻的转变.大而言之,我们可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正是在不断的寻求与超越的过程中发展的.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大潮将传统的知识分子抛到了社会的边缘.他们失去了话语权,也不再有往日的社会地位,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一些作家很
以“先瑞9号”、“T9938”2个向日葵品种为试材,在其初花期利用Li-6400光合仪,依次从植株顶部到基部测定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光合能力最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规范
1 研究的意义及背景rn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变得尤为重要.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企业、单位不断增加,从事建
期刊
《史记》经久弥盛的生命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杰出成就,更在于一代代读者的发掘和创造。然而,就目前《史记》研究现状而言,读者往往是一个被忽略的视角。鉴于此,本文将以西方接受美学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的有所提高,而建筑装饰工程也让广大人民所关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随之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完善需求也有所加大.但我
将A3O3工艺用于徐州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好氧段处理工程,讨论了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在A3O3反应池有机负荷OLR为0.6 kg (COD)/(m3·d)、进水COD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比较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句式.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阳方言的比较句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文章的主体分为四大部分:差比句、极比句、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深基坑支
该论文以大约3000个汉越语单音节语素为研究重点.论文首先介绍了汉越语单音节语素产主的背景以及文化一语言等因素在它们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经过调查、统计与分类,描写了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书中描述的人物众多,可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大多都有悲惨的命运,他们有的自杀身亡,有的病逝,有的含屈而死,一件一件触目惊心的“命案”在书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