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对等网的拓扑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技术近年来成为互联网研究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与其他网络模型相比,P2P网络具有分散化、可扩展性、健壮性和高性能等的显著特点,使得P2P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备受关注。在P2P系统中,覆盖网络是建立在逻辑概念上的,没有从实际的物理层的拓扑结构出发,因此,逻辑上最近的路径并一定在物理上最近。这种在逻辑层与物理层上的结构差异,大大降低了资源定位的效率,该问题被称为拓扑失配问题。本文对P2P发展以来的各代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结构化对等网中的拓扑失配问题及现有解决方法的不足。并重点研究了Chord网络的工作原理,针对Chord网络中的拓扑不匹配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拓扑感知的Quasi-Chord模型,并提出了新的路由表结构及几种关键算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贡献如下:第一,将网络坐标系统引入结构化对等网络,将网络模拟成一个有着完整坐标系统的二维几何空间,在空间中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定位,解决了传统界标簇算法中邻近节点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第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由表结构,改进的表包括一张顺时针表和一张逆时针表结构,根据要定位资源与节点自身标识符的大小比较,选择查找哪一张表,这种路由表结构可以大大的提高资源定位的效率。第三,设计了能够感知底层拓扑的Quasi-Chord模型,该模型以Chord的思想为基础,根据底层物理网络的拓扑结构建立模型,能够有效解决上层逻辑网络与底层物理网络拓扑失配的问题。第四,提出了新模型的路由算法,及节点的加入,退出网络维护算法,现实中的动态网络中节点的加入退出是随机的,毫无规律的,这些算法可以保证网络不在节点的变化中崩溃,并能尽快恢复正确的路由信息。通过仿真实验证明,Quasi-Chord网络模型能够反映底层物理网络拓扑结构,提高资源定位的效率,降低网络流量。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由于各种任务到达的随机性和各主机处理能力的差异,经常导致一些节点重载,一些节点轻载的负载不平衡现象,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可快速配置且无需固定基础设施的多跳无线网络,它能够实时监测、感知、采集和处理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
移动对象数据库记录了不同移动对象在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用户可以在其中查询目标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信息,在智能交通与导航、地理信息、军事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指采用无线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由于其安装灵活、使用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办公室、家庭、机场、医院以及抢险救灾等
网络计划技术是项目计划与控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见因素,对项目网络图的分析计算采用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存在很多
数据传输中长事务任务的调度和分配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快速而有效的分配和调度策略对提高系统并行性、保证实时系统任务的可调度性、保持网络负载平衡、提高系统的容错性等具
网格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和未来的计算基础设施。它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虚拟成为一个空前强大的信息系统,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并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逐渐从有线网络的补充转变为有线网络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由于无线环境与有线环境相比,通常具有高误码率(BER)、变化的带宽、较大的时
Redis在云计算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构建一个高性能、大规模分布式缓存系统。Redis缓存系统将所有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于内存中,以减少访问关系型数据库的次数
云计算的应用和发展使得数据外包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外包到云上的数据通常体量较大,个人或组织不具备相应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因此数据外包将用户从繁重的数据维护和管理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