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分析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胃癌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该人群的性别、年龄、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血型、病理资料、预后资料进行描述分析。探索影响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胃癌手术患者男女比例为3.5:1,平均年龄为59.23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9.7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9.27岁。手术后病理分化程度以低分化为主(82.4%),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97.8%),肿瘤浸润深度以T4a为主(55%),p TNM分期以Ⅲ期为主(56.1%)。术后随访时间为1~4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13个月。生存时间中位数31(14,39)月,1年生存率为76.8%,2年生存率为61.2%,截至最终随访时间,死亡157例(42.5%)、存活212例(57.5%)。2.影响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SR(ALT/AST Rati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值)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627,95%CI 1.228~2.155,P=0.001);肿瘤标志物中,CA199(HR=1.002,95%CI 1.001~1.002,P=0.001)、CEA(HR=1.003,95%CI1~1.006,P=0.03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病理类型中,与腺癌相比,印戒细胞癌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0.945,95%CI3.436~34.868,P<0.001);p TNM分期中,与IA期相比,ⅢA期(HR=2.23,95%CI1.22~4.078,P=0.009)、ⅢB期(HR=2.537,95%CI 1.357~4.744,P=0.004)、ⅢC期(HR=3.679,95%CI 1.977~6.847,P<0.001)、Ⅳ期(HR=8.815,95%CI3.354~23.171,P<0.00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肿瘤浸润深度中,与T1a相比,T4a(HR=2.786,95%CI 1.359~5.712,P=0.005)、T4b(HR=2.822,95%CI1.023~7.789,P=0.045)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淋巴结转移中,与N0相比,N1(HR=2.424,95%CI 1.434~4.096,P=0.001)、N2(HR=1.836,95%CI1.092~3.086,P=0.022)、N3a(HR=2.402,95%CI 1.472~3.919,P<0.001)、N3b(HR=3.69,95%CI 2.266~6.009,P<0.00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远处转移中,与M0相比,M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4.465,95%CI1.958~10.182,P<0.001)。其他变量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差异(P>0.05)。3.影响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纳入病理类型、p TNM分期、CA199、CEA、LSR,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1。结果发现:病理类型中,与腺癌相比,印戒细胞癌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2.815,95%CI 3.865~42.486,P<0.001);p TNM分期中,与IA期相比,ⅢA(HR=2.013,95%CI 1.092~3.711,P=0.025)、ⅢB(HR=2.194,95%CI1.161~4.147,P=0.016)、ⅢC(HR=3.164,95%CI 1.678~5.965,P<0.001)、Ⅳ期(HR=6.087,95%CI 2.038~18.185,P=0.00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术前检验指标中,LSR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429,95%CI1.062~1.924,P=0.018)。其他变量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差异(P>0.05)。4.影响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纳入病理类型、T、N、M、CA199、CEA、LSR,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2。结果发现:病理类型中,与腺相比,印戒细胞癌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2.017,95%CI3.626~39.823,P<0.001);淋巴结转移中,与N0相比,N1(HR=1.982,95%CI1.121~3.505,P=0.019)、N3b(HR=2.255,95%CI 1.258~4.042,P=0.006)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远处转移中,与M0相比,M1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2.792,95%CI 1.068~7.297,P=0.036);LSR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差异(HR=1.48,95%CI 1.092~2.005,P=0.011)。其他变量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差异(P>0.05)。5.LSR<1.21组与LSR≥1.21组胃癌手术患者在性别、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尿酸、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差异(P<0.05)。LSR与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且LSR<1.21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LSR≥1.21组患者生存时间长(P=0.016)。结论:1.本研究中胃癌手术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60岁最多见;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肿瘤浸润深度以T4a为主,病理分期以Ⅲ期为主。2.印戒细胞癌,N1、N3b,M1,ⅢA、ⅢB、ⅢC、IV期,术前LSR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3.术前LSR对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且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SLC7A11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健康SPF级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22~25g,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右美托咪定+SLC7A11抑制剂组(DIKE组),每组6只。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再灌注30min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和D
学位
既有路基帮宽为改建工程的常见形式,其中,依据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填筑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结合部采取相应处治措施使其良好的衔接,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质量,均可以减小增建路基填筑施工对既有路基的扰动,保障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依托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时既有线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现场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既有路基
学位
近年来,地处戈壁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相继出现上拱现象,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及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针对瓜州某道路路面结构上拱现象,对上拱路段的病害特征、道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展开调查,并对病害路段、非病害路段、取土场取样进行膨胀性试验、化学分析及XRD成分分析,及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基层的膨胀系数。在结合路面上拱病害特征、气候水文及相关的检测、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路面上拱原因展开分析,确
学位
甘肃地区近年来建成通车的公路工程病害频发,以红层地质为背景的工程项目尤为显著。因此,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来提升红层泥岩填料的工程特性成为了关键。而受能源结构、发展阶段影响,未来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仍将面临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严峻挑战,仅钢渣的累计堆存量就超过10亿吨,推进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现阶段道路工程建设中,如果能扩大钢渣利用规模,将其作为改良材料进行资源化研究,对于缓解优质填料紧缺
学位
目的:研究富氢水(HR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对小鼠高氧肠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常氧组(N组)、高氧组(O组)、富氢水组(H组)、富氢水联合SIRT1抑制剂组(HE组),每组6只。N组小鼠置于室内环境(FiO2=21%)中,O组、H组和HE组小鼠置于高氧环境(FiO2=
学位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NRF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细胞,培养、鉴定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Pue下细胞的存活率,探针测活性氧水平(ROS)的变化,筛选Pue、H2O2的合适干预条件。实验为5组,对照组(NC)、过氧化氢组(300μmol/L H2O2,H组)、葛根素组(0
学位
利用骨外固定器治疗足踝部的骨折以及畸形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使用的骨外固定器大多是金属材质,患者佩戴有较大的身体负担,并且容易引起针孔感染等并发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结构简单通用、使用轻便的非金属材质骨外固定器,该款骨外固定器构型为包覆状,更加贴合患者肌肤,减小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负担,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小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本文以人体足踝系统的畸形矫正和骨折治疗为研究对象,结合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兰州市中老年汉族人群临床资料,探讨引起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步建立该人群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分析我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伴血脂水平异常人群的LDL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筛选与高脂血症相关联的LDLR基因多态性位点,并探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高脂血症患病率的影响,为高脂血症个体化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严格按
学位
目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性疾病,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多见,而有关FH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腰高比(WHt R)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 B/apo A1 Ratio,BAR)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系数(AC)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FH患者超重和肥胖相关指标(BMI、WHR和WHt R
学位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过劳(overwork)对大鼠动脉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影响。方法:将18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过劳组(OW)及过劳+睡眠不足组(OW+SD)。OW组采用力竭游泳法建立过劳模型;OW+SD组在力竭游泳的基础上加水中平台法限制睡眠时间。15天后处死大鼠,取出腹主动脉,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测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