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RT1/Nrf2/HO-1通路探讨富氢水对小鼠高氧肠损伤的保护机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富氢水(HR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对小鼠高氧肠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常氧组(N组)、高氧组(O组)、富氢水组(H组)、富氢水联合SIRT1抑制剂组(HE组),每组6只。N组小鼠置于室内环境(FiO2=21%)中,O组、H组和HE组小鼠置于高氧环境(FiO2=85%)中,持续7天。H组给予0.1ml/10g富氢水灌胃,2次/天,连续7天;HE组在H组基础上每天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 10mg/kg 1次,连续7天;N组和O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称重并记录小鼠体质量,7天后安乐死小鼠并留取标本。取回肠组织制备切片并行Chiu氏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检测回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SIRT1、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1.实验后小鼠体质量:与N组比较,O组、H组、HE组小鼠体质量减轻;与O组比较,H组小鼠体质量增加;与H组比较,HE组小鼠体质量减轻(P<0.05)。2.光镜下HE染色显示:N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绒毛排列整齐,无上皮脱落;O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性破坏,绒毛结构破坏严重,界限模糊;H组小鼠绒毛结构逐渐恢复正常,各层结构相对清晰完整;与H组比较,HE组绒毛排列紊乱,萎缩变形,部分上皮坏死脱落。Chiu氏评分:与N组比较,O组、H组、HE组Chiu氏评分增高;与O组比较,H组Chiu氏评分降低;与H组比较,HE组Chiu氏评分增高(P<0.05)。3.透射电镜下可见:N组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清晰、完整,微绒毛丰富且形态正常,细胞间隙未见增宽;O组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模糊、数量减少,微绒毛排列杂乱,部分脱落,细胞间隙明显增宽;H组微绒毛和紧密连接接近正常;HE组微绒毛较H组排列杂乱,紧密连接模糊,细胞间隙稍增宽。4.回肠组织SOD活性、MDA含量:与N组比较,O组、H组及HE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与O组比较,H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与H组比较,HE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5.回肠组织SIRT1、Nrf2、HO-1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O组SIRT1表达下调,Nrf2、HO-1表达上调,H组、HE组SIRT1、Nrf2、HO-1表达均上调;与O组比较,H组SIRT1、Nrf2、HO-1表达上调;与H组比较,HE组SIRT1、Nrf2、HO-1表达下调(P<0.05)。结论:富氢水预处理通过上调SIRT1、Nrf2、HO-1蛋白的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小鼠高氧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基础交通设施飞速发展,由于其山区地形广泛,导致桥梁设施大量被应用。但是,西南地区多地震、多山区、多红层的特点对桥梁设施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性。而目前针对红层地区地震作用下桥梁-滑坡体系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桥梁平行通过红层滑坡的失稳机理和成灾模式,选取典型桥梁-滑坡平行体系开展了振动台试验。通过加速度、应变响应和频谱特性对地震波在桥梁-滑坡平行体
学位
近些年,由于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一些特殊结构桥梁开始出现在铁路桥梁建设中,得益于这些桥梁具有大跨越能力、具有美感和经济性等优点。斜拉桥、拱桥等各种特殊桥型以其独特的跨越能力开始受到铁路建设者们的重视。拱桥因为其跨越力大,而且具有刚性更大的优点,所以尤其适于铁路大跨工程;斜拉桥相比于其他桥梁,其变化更多,适应跨范围也很宽,得益于斜拉桥结构上的优点能满足很多铁路桥梁建设中经济性和结构强度要求,其主跨选
学位
由于我国70%的地区是山区,地形条件十分复杂,有些高等级公路或铁路的建设无法完全避免在滑坡上修筑桥梁。并且由于红层地区特殊的岩性,地震作用易诱发桥址区产生滑坡、崩塌等地震边坡变形破坏问题。因此,高烈度区地震诱发既有滑坡复活引起的桥梁-滑坡体系的灾变机理和控制技术成为岩土地震工程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此,本文进行1:100相似比振动台试验模拟桥梁结构正交通过滑坡地区的动力响应特征。在满足相似规
学位
智能铁路作为未来铁路交通技术,在传统铁路产业基础上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准确、实时的铁路线路信息的全面获取是智能铁路建设的的重要数据基础。激光扫描系统以其快速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能力,目前已在铁路建设中的地物提取、三维重建、线路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地、建筑信息建模、施工模拟等智慧铁路所涉及的领域。然而,与激光扫描系统的快速获取能力相比,数据的处理能力则明
学位
在多年冻土区电气化铁路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保证接触网立柱基础的正常工作状态及长期稳定性问题。桩基础由于具有众多的优良特性成为接触网立柱的首选基础,然而在地基土发生冻结或融化过程中,会对桩基础的正常承载状态产生扰动,从而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为确保接触网基础的长期稳定性,本文以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项目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多年冻土区桩基冻拔破坏及异形桩
学位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帕立骨化醇预处理+假手术组(SP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帕立骨化醇缺血预处理组(P组)。S组与SP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IR组与P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再灌注2h,建
学位
目的:评价SLC7A11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健康SPF级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22~25g,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右美托咪定+SLC7A11抑制剂组(DIKE组),每组6只。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再灌注30min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和D
学位
既有路基帮宽为改建工程的常见形式,其中,依据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填筑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结合部采取相应处治措施使其良好的衔接,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质量,均可以减小增建路基填筑施工对既有路基的扰动,保障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依托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时既有线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现场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既有路基
学位
近年来,地处戈壁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相继出现上拱现象,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及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针对瓜州某道路路面结构上拱现象,对上拱路段的病害特征、道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展开调查,并对病害路段、非病害路段、取土场取样进行膨胀性试验、化学分析及XRD成分分析,及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基层的膨胀系数。在结合路面上拱病害特征、气候水文及相关的检测、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路面上拱原因展开分析,确
学位
甘肃地区近年来建成通车的公路工程病害频发,以红层地质为背景的工程项目尤为显著。因此,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来提升红层泥岩填料的工程特性成为了关键。而受能源结构、发展阶段影响,未来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仍将面临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严峻挑战,仅钢渣的累计堆存量就超过10亿吨,推进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现阶段道路工程建设中,如果能扩大钢渣利用规模,将其作为改良材料进行资源化研究,对于缓解优质填料紧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