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基于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国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过程中,“经济-环境”怪圈是其不得不面临的一大困扰,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涉及发展问题的各个领域体现着“绿色”理念,但是在倡导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经济也一同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而被寄予厚望。我国于2018年1月正式实施环境保护税,虽然开征该税种的首要目的是希望约束企业排污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但同时其是否能让企业在环保压力下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此外,正因为企业面临着以环境保护税为代表的环保政策带来的环保压力,为弥补企业资金的不足,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向环保型企业转型,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那么政府补助在环境保护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因此,分析环境保护税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政府补助这一调节变量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相关影响机制,发现环境保护税使企业在环保成本压力下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等促进技术创新;为减轻企业因缴纳环境保护税而带来的环保压力,政府通过提供补助为企业增加资金,引导其进行技术创新,这种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将加强环境保护税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即政府补助在环境保护税与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政府补助也可以使企业产生依赖,从而减少研发投入,以及引发寻租活动,增加非生产性支出,从而挤占创新资金等,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这些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将削弱环境保护税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即政府补助在环境保护税和技术创新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税由排污费通过“税负平移”的原则改变而来,本文梳理了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演变历程并对比了排污费制度与环境保护税税制,发现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只是一次制度的“升级”,征收范围、征收标准等基本“平移”了排污费制度,这为后文使用排污费数据替代环境保护税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依据。本文依据证监会最新修订的行业分类指引,选取受环境保护税影响较大的重污染行业企业来分析其2013年至2019年政府补助与技术创新现状,发现国企和东部地区的重污染企业获得的补助更多,表明政府补助在补助对象和补助金额上应做进一步调整;技术创新的现状中,发现研发人员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应关注具有创新价值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使其在专利申请结构中保持稳定。本文以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环境保护税为解释变量、政府补助为调节变量、研发投入比营业收入衡量的技术创新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然后用研发人员数量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将样本企业按照企业属性的不同与所在地区的不同分成子样本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检验环境保护税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保护税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在环境保护税与技术创新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并且环境保护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和国企中更显著,政府补助的负向调节作用也在东部地区企业和国企中更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政府层面要逐步提高非东部地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标准,把握政府补助尺度,细化补助对象选择标准,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税与政府补助双重政策的混合影响;企业层面正确看待环境保护税征收带来的成本压力,合理利用政府补助,从而在环境保护税的“倒逼”作用下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其他文献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形势日趋严峻,而中国成功经受住了考验。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此前积累的金融风险正在加速显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压力持续增加,且有继续攀升之势。不良资产率过高将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需要对不良资产进行恰当处置,而不良资产估值便是处置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评估对象的复
通常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长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企业价值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制定适宜的业务决策和战略规划。而投资者活跃于股票市场上时,也必须要对投资企业内在价值有所了解,因此,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企业价值做出评估对众多经济主体而言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化妆品行业日益繁荣,2014年至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从2978亿元一路攀升至477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1
伴随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资源交换愈发互通有无,作为资源交换承载主体的企业所进行的跨地区经营行为日益频繁。在中国境内进行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活动,并在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同时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的居民企业,在税收征管中统称为外阜报验户,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外阜报验户中具备征管广泛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存在企业避税的现象。良好的避税方式可以在遵守政府政策法规的同时为企业保留更多资源。然而,激进的避税行为不仅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税收风险,还会侵蚀国家财政收入,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因此,税收激进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影响企业避税的因素很多,制度环境是新兴的研究对象之一。学术界将避税的程度定义为税收激进性,然而目前关于税收激进性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的税收激进性衡量
“纳税遵从度”一直以来都是税收征管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够通过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程度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税收是否得到有效的征收。高水平的纳税遵从有利于维持税收征收的稳定性,进而焕发出经济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与纳税遵从相反的,就是纳税非遵从,纳税非遵从问题普遍存在于在世界各个国家,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也不能彻底解决偷税逃税等纳税非遵从问题。在贯彻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虽然我国企业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影响,经济环境呈现出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避险产品的需求随之上升。自2018年以来金价的不断上涨,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拓展金矿业务,促使黄金矿业企业对内提升产能、整合资源,对外兼并收购、拓展市场。本文主要探究退出倍数法和黄金期货价格是否有助于评估金矿企业价值,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黄金价格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较强,黄金矿业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在此情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多国经济出现下行,虽然我国经济仍然有所增长,但是不少行业也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风险。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不断重视,资本市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医疗器械这个风口。随着医疗器械行业企业规模扩张,上市公司数量增多,投融资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医疗器械企业的估值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已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一个适合的评估模型对于评估效率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合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时,网络文学还走向了国际,全球均有喜爱中国网络文学的读者。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的网络文学可以迅捷的到达全球读者手中。网络文学的表达风格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潜移默化中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文化,形成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态势。中国不断完善信息基础建设,激起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建设的浪潮,网络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并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对其进行引导。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配套协调、制度完善的环境税制体系。同时从区域来看,我国空间广阔,地域之间资源分布、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大,导致环境税费政策在不同地区发挥的污染减排效应各有差异。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有关环境税费减排效应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是现有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固体废
当下,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监管政策的日臻发展,国内外沟通更加紧密,资本活动的形式愈加丰富和多元,企业内在价值的相关研究凸显其重要性。一个客观公允的内在价值评估结果,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更理性的投资决策,并且可以帮助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战略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对公司架构进行改进。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未曾缺席,始终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一是证券行业与宏观环境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