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法、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体育场地现存总量、分布状况以及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供给与使用状况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为在城市主城区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同时引导城市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1]。为昆明市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应的客观依据和理论指导。依据2014年昆明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统计的结果看:目前,昆明市已建有各类体育场地8149处(个),其中体育系统拥有场地138个,占总数的1.7%;教育系统拥有场地4278个,占总数的52.5%;其他系统3733个,占总数的45.81%,全市人均体育设施占地面积为2.06平方米,已实现国务院2014(46)号文件提出的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的目标,大大超过全省1.23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拥有面积,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已取得重大突破,为昆明市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昆明市体育场地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场地建设质量不高、种类不足,缺乏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大型体育场馆群;许多体育场地年久失修,损坏情况严重;部分边远地区建设资金缺乏,体育场地建设推进乏力;体育场地建设种类单一、分布不均、不能满足广大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等等。为此,我们提出科学规划昆明市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昆明市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居民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指导服务,以推进区域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城市健身圈的成果。同时,要充分挖掘昆明市体育场地设施的潜在空间,注重体育场地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场地设施需求;积极鼓励社会企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活动,对个体和私营企业体育场地设施加挂全民健身活动站(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建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管理制度,以促进昆明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非智力因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培养以及对运动员的作用与培养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国内非智力因素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古代汉语教材。然其文选部分存在词语释义不确、词语当注而未注等疏失,不利于广大师生的阅读与使用。
安装系统作为整个APU主要承力结构,其能否轻便可靠将直接影响到APU的性能,系统重量,经济性以及维修性等。对早期及现役民机APU安装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各个形式的安装特点
为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针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创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问题。为此,我们从2001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自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的通知以来,全社会再次将目光聚集到乡村教师身上。乡村教育
协商性英语教学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决策,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甚至教材以外的具体内容;共同探讨英语课堂活动形式、作业形势以及评价方式的一种教学策略。本文通过
旅游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对它所做的研究也比较少。文章阐述了旅游教育产生的行业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我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