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70年代“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为改善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滑坡”状况,美国兴起了一场由学生家长、教师、政客、商人等“教育门外汉”自发组织和领导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回归基础”(Back to Basics)教育运动。这场改革受到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并在部分州政府及教育机关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教育运动。“回归基础”教育运动强调基础知识,严明课堂纪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改善了教育环境,提升了美国当时的基础教育质量,其采取的部分措施也长久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要目标,本文以“回归基础”教育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运动的发展过程、所起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几点借鉴和启示,促进其更好发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产生背景。通过对美国政府“信任危机”、经济滞胀以及现行教育突出问题的分析,梳理总结运动产生的外部推动因素和内部动力。第二部分梳理“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兴起、展开和衰退,在“展开”这一节,系统介绍运动的三个主要内容:教育问责制(Accountability)、最低能力测试制度(Minimum Competency Testings)和基础学校(Fundamental School)及其发展情况,“衰退”则主要讨论运动在教师、评价、MCTs、基础学校四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探讨“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影响。该运动不仅迅速席卷美国各州,提高了基础教育的质量,而且,教育问责制和最低能力测试制度在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中持续发挥作用。第四部分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与“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经验,探讨该运动对我国课程改革产生的三点启示:警惕“轻视知识”教育思潮、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C02)可以与环氧烷烃发生交替共聚反应从而得到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绿色材料。但该聚合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有待提高,且由这一方法所得到的聚合产物种
<正> 当前,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前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
<正> 共青团浙江省湖州市城区委员会冯伟同志,在来稿中就建立少先队工作体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1.少先队工作管理制度化。首先,要解决没有“领导重视”少先队工作就
我国对于当下大学生在学校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出了一些改革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将校园的安全问题作为法律的一项内容,使其更好的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增强所有人的安全意识;
南瓜(Cacurbita moschata Duch.)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功效的蔬菜。然而新鲜的南瓜易腐烂,不便运输,干制是解决这些问题很好的选择。本文对多种干燥方法的干燥
目的探讨延缓吸收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30例延缓吸收性细菌性肺炎患者为A组,30例常规吸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B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为C组
一词多义现象是现存所有语言中所共有的现象。该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运用原型理论分析多义词"徒"的词义扩展过程,发现多义词"徒"是一个由其中心义项"步行"和以中心义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任何法官都只能对纷争本身做出裁判,而司法是否公正,理应接受民众的评判——“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法官判案是以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
本文系在对梅所作之分类总结基础上所提出的一套全新方案。梅的植物学分类包括对已发表的29个变种、变型的整理,并增添了新发表的3变种、1变型;其园艺分类则将不同品种(栽培
从中日竹文化关系、日本竹文化现状以及日本竹文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和梳理,进而从竹之语源的角度揭示出日本竹文化的内涵特征。日本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