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立意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对三维目标有统一性理解的基础上,在课时教学设计中,选择某一维度作为中心,结合其他维度的相关因素构成具体的核心概念;所选的维度不同,具体的立意也不同,有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价值观立意的区别,本课题重点讲述的是价值观立意。教学立意的实施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历史教育“立人”目标的实现,也有效地契合单元专题方式呈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但是笔者经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无教学立意、偏离教学立意以及多个教学立意等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观察和访谈的结果,以及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试图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整理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教学立意的策略。本文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高中历史实施教学立意的意义;二是就“立意”和“教学立意”这两个概念说明;三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四是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五是着重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提出确立教学立意的八个途径,每个途径结合案例从立意思路、立意设计、立意渗透和立意反思四个方面具体说明)。第二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立意调查情况分析,笔者通过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存在无教学立意、偏教学立意和多个教学立意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权威的迷信,确立教学立意的意识不强,以及确立教学立意的策略失当等。第三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立意实施的策略,这是本课题的主体部分,首先说明教学立意有三种类别: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价值观立意,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价值观立意;其次阐述教学立意的四个作用(统领全篇、指导教材、决定教法和拓展升华);再次是说明教学立意应该遵循的原则;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从立意思路、立意设计、立意渗透和立意反思四个方面具体说明教学立意的八个途径(单元专题立意、课文标题立意、历史思维立意、唯物史观立意、多元史观立意、学情分析立意、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立意以及社会现实立意);最后是说明围绕教学立意组织教学时应该注意前后贯通、循序渐进、适时小结和及时反思等问题。最后一部分是从课堂效果、自身反思、同行评价和高中历史教学立意实施困惑四个角度来谈谈教学立意实施效果检测以及笔者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