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南英《天傭子集》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艾南英及其古文集《天傭子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艾南英的生平及著述作了简要介绍。其次,分析了《天傭子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并比较了几个主要版本的异同之处。接着,本文重点探讨了艾南英的八股文理论,总结出他以古文为时文的文论体系。最后,归纳了《天傭子集》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寻求出《天傭子集》在后世湮没不闻的原因。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一方面对艾南英其人其文有了更为客观细致的认识,另一方面对明末时文也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其他文献
<正>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各地成立时间久、履职经验丰富的"老人大"纷纷以自己的语言宣传"人大理论",讲好"人大故事"。北大屯市人大常委会作为一名"人大新兵",
崛起于晚明诗坛的竟陵派在经过“靡天下以从之”的盛况后却遭到贯穿整个清代的非议,至中叶,《四库》毁之尤盛,几成定局。为了对竟陵派的实际情况及其在明清两代产生的影响有
“文革”结束后,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文革”意识形态的延续,文学作为维系意识形态的必要工具,依然在“文革”文学的窠臼下裹足不前,从1977年下半年“改革派”重
唐前史传文学是我国史传文学领域里的一块奇葩。长期以来,对于唐前史传文学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大多都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本文力图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与立场来重
“苏门六君子”之李廌,少年聪慧,才华横溢。但“文章憎命达”,两次科举失利,虽有治世之志,已注定了其边缘性的人生轨迹。《济南集》是他一生的创作结晶,依托这个文集,我们才
唯美主义是西方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一直以来也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20世纪,唯美主义出现在中国,一方面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文学自
在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中,是由实字和虚字的结合,共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尤其诗歌这种文体,讲求句式的严整并具有抒情性。因此,实字表示对具体物象的描述,而虚字就不仅仅具
本论文以隋代关陇政治军事集团之一的陇西牛氏(或安定牛氏)为研究对象,并以隋代牛弘为中心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中古时期一般士族演进线路中的独特性,并论述牛弘在隋代学术、制
萧颖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才华横溢,声动华夷,朋友众多,桃李遍布,刚秉正直,嫉恶如仇,一生大起大落,是人人敬仰的文坛宗师,又是一个怀才不遇、沉沦下僚的失意文人。这些
冯衍是两汉之际著名文士,其文以生气勃发、文风劲壮卓然于东汉文坛。今人研究主要集中于《显志赋》在抒情赋史和骈文史上的影响,对于冯衍生平、人格及其它作品甚少涉及。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