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莲娜·奇若娃(Eлneнa Чижова),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奇若娃曾凭借小说《男大寺院》和《女犯人》先后入围2003年和2005年俄语小说布克奖短名单,并凭借小说《女人时代》荣获2009年俄语布克奖。《女人时代》讲述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苏联的一座公共住宅内。主人公安东尼娜被一个列宁格勒青年诱惑,生下了小女孩修珊娜,之后不久因癌症死去。于是跟她们同住的三位老太婆决定抚养修珊娜。修珊娜七岁前不能说话,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画家。小说语言平实,但感情深蕴。2009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谢尔盖·甘特列夫斯基说:“我不是个善哭的人,但在读小说的时候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是很久没有过的情感。”《女人时代》在艺术上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叙述人的变换,童话、梦境的插入,独特的语言等特征使小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鉴于作家和《女人时代》在俄罗斯文坛的地位、影响以及它在中国还未被充分研究,我们试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三个角度来解读《女人时代》。本文旨在:1.挖掘小说主题:作者对历史的再现和反思;2.具体分析小说《女人时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与历史传统的关系;3.总结小说《女人时代》独特的艺术手法。论文全文由前言、三章、结语及参考文献构成。前言部分指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创新之处、目的及任务。此外,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作家的创作经历及小说《女人时代》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对历史的再现与反思》旨在分析挖掘作品的主题。对于俄罗斯来说,20世纪可谓是风云变幻、灾难重重。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大清洗、二战、冷战、苏联解体,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对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家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描述,再现了60年代苏联的历史,使逐渐被俄国人淡忘的历史回到公众的视野。我们还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颠覆”与“抑制”的概念分析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小说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第二章《<女人时代>中的人物形象》中,我们分析了《女人时代》中的五位女性主人公:安东尼娜,三位老太婆和修珊娜。三位老太婆:格里盖莉娅、叶夫多季娅、阿丽阿特娜,是旧俄时代文化的代表。她们都热心善良,但又性格各异。安东尼娜是苏联文化的代表。她敏感坚强,但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孱弱地任人摆布,最终凄惨地离开人世。小女孩修珊娜可以视为旧俄文化的传承者。七岁之前她不能说话,但有绘画天赋,最终成为优秀的画家。第三章《<女人时代>》的艺术特色》旨在分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只用140页的篇幅就能在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中再现跨度达百年的历史,小说能做到这点就令人赞叹。作者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叙述人的不断变换,童话、梦境、宗教故事的插入,独特的语言,使小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扼要总结。我们对小说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对小说的艺术特色及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本论文加深了读者对作家奇若娃及其作品《女人时代》的了解和认识,也为作家及《女人时代》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对《女人时代》的解读是一次重温历史、净化心灵的过程。战争和革命给苏联人民带来的灾难让人震撼。作为一部再现历史、反思历史的小说,《女人时代》对俄罗斯人历史记忆的重塑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值得文学研究者们去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