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齿毛菌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与差异表达分析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通过分泌包含漆酶(Lacase)、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等几种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可以有效降解木质素及多种芳香族化合物,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利用白腐菌及其木质素降解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应用越来越多。凭借MnP广泛的底物多样性及其在木质素降解酶系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对MnP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菌种及环境条件的束缚,白腐菌及其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应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开发新的菌种以及明确木质素降解酶系的作用机制是实现白腐菌及其木质素降解酶在环境治理等方面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因此,本论文以在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完成了试验菌株的鉴定,并在明确了一色齿毛菌较强的染料脱色能力及其产锰过氧化物酶的能力之后,对一色齿毛菌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全面的分析了在不同诱导条件下一色齿毛菌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之间的差异表达情况,为今后阐明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采自长白山地区带有一色齿毛菌子实体的腐朽木段上分离、纯化得到一色齿毛菌菌株CB1的菌丝体,对纯化后菌丝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纯化得到菌丝的培养特性及菌丝的显微结构特征与一色齿毛菌特征相吻合。此外,对一色齿毛菌菌株CB1进行了ITS序列的扩增,并构建了包含试验菌株CBI在内的16个不同来源一色齿毛菌l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试验菌株CB 1的ITS序列与不同菌株来源的一色齿毛菌的ITS相似度较高且系统进化归为一类,从而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综合鉴定试验菌株CB1为一色齿毛菌,命名为Cerrena unicolor CB1(以下简称菌株CB1)。2.在完成了试验菌株CB1的鉴定之后,进行了菌株CB1对染料(活性黑和活性红)在固体条件下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一色齿毛菌对活性黑和活性红在固体条件下都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其中对50 mg·L-1的活性黑在10 d时的脱色以及对100 mg·L-1的活性红在12 d时的脱色均达到100%,即使对高浓度500 mg.L-1的活性黑与活性红在12 d时的脱色也达到50%以上。在此基础上,对一色齿毛菌在液体条件下脱色活性黑和活性红两种染料进行了定量的系统研究,结果与脱色活性黑相比,菌株CB1对活性红的脱色能力更强,250 mg·L-1的活性黑对染料脱色产生抑制,而500mg·L-1的活性红对菌株CB1脱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菌株CB1在液体条件下最利于脱色活性黑和活性红的碳源条件分别为:果糖和葡萄糖;最利于脱色的氮源种类分别为尿素和硝酸按;最利脱色的pH均为:pH=5;最适合的Cu2+Mn2+的添加浓度均为0.1 mmol·L-1;最利于脱色的接菌量均为直径=8 mm的新鲜平皿菌丝7片。3.为探讨一色齿毛菌CB1产MnP的能力及其MnP的应用前景,我们首先进行了菌株CB1初始产木质素降解酶条件下菌株CB1产MnP酶活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B1在培养的3d时产生MnP,在第7天时,MnP酶活性达到最高,之后培养过程中MnP活性呈波动性的降低。在确定了最佳产MnP时间之后,进行了菌株CB1产MnP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一色齿毛菌CB1最优的产MnP条件为:果糖10g.L-1、硝酸铵0.2 g.L-1、Mn2+加入量2.67 mmol.L-1、pH值为5.5、150r·min-1摇瓶培养、250 mL三角瓶中装入70 mL培养液、接菌量为直径=8mm的菌丝9片、在34℃下进行培养。在完成了菌株CB1产MnP条件的优化后,进行了菌株CB1优化后胞外粗酶液对5种染料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B1胞外酶液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更为彻底,对三苯甲烷及杂环类染料的脱色能力次之。其中在4 d时对刚果红的脱色率达到91.3%,在6 d时对活性黑的脱色率达到95.9%,对活性红、结晶紫和中性红在8 d时的脱色率分别为89.4%,75.2%和72.3%。4.在明确了一色齿毛菌CB1及其MnP的应用价值之后,为了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利用简并PCR、染色体步移、RACE等技术对菌株CB1锰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基因进行了克隆。结果克隆得到3条锰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Cu-mnp1、Cu-mnp2与Cu-mnp3。其中Cu-mnp1的DNA全长4268 bp,包含15个内含子、cDNA全长1092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092 bp、编码363 aa的氨基酸序列;Cu-mnp2的DNA全长3005bp,包含13个内含子、cDNA全长1429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 128 bp、编码375 aa的氨基酸序列:Cu-mnp3的DNA全长3001 bp,包含5个内含子、cDNA全长1326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083 bp、编码363 aa的氨基酸序列;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克隆得到的Cu-mnp1~3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及对应氨基酸序列的全面分析。5.克隆得到菌株CB1的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之后,为了解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的转录机制,综合的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下Cu-mnp1~3基因的转录。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与Cu-mnp1和Cu-mnp3的转录相比Cu-mnp2的转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添加适量的Mn2+可以诱导Cu-mnp1和Cu-mnp3的转录,而对Cu-mnp2的转录几乎无影响:本论文首次研究了不同染料对Cu-mnp1~3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偶氮类染料(活性黑和刚果红)对Cu-mnp1~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一致,在培养后期3个基因的转录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我们推测低浓度的染料可以促进mnp基因的转录而高浓度染料对mnp基因的转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验证上述推测进行了活性黑不同浓度对Cu-mnp1~3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的活性黑可以促进mnp基因的转录,而过高浓度的活性黑反而不利于mnp基因的转录;综合研究碳源、氮源种类及浓度对Cu-mnp1~3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Cu-mnpl~3适合转录的碳源和氮源种类、浓度并不完全相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mnp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以及在不同浓度下发挥作用,可见mnp基因家族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选择性但也有一个广泛的利用空间。
其他文献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实践推广方面稍有不足。"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教师培训者要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应把教学评价作为独立课程和研究课题进行培训,加强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示范引领;改变教研方式,
期刊
教学评一体整合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课堂教与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更易达成教学目标。文章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现状入手,论述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鲁科版教学案例,总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体的课堂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有益探索。
期刊
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和活性研究工作的深入,许多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被提取并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效果。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部提取的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MF)对各种亚型,甚至变异的流感病毒唾液酸酶,都显示出了很高的抑制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抗流感病毒先导化合物。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等理论方法,系统而深入
蛋白质的氧连氮乙酸葡萄糖胺O-linked β-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核质蛋白质Ser-和Thr-残基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动物细胞中的研究发现O-GlcNAc修饰基团的循环由高度保守的两个酶来调节,一个是对蛋白质进行O-GlcNAc修饰的酶即OGT(O-GlcNAc transferase),另一个是使蛋白质去除O-GlcNAc修饰的
大兴安岭地区用材林经过多年过量采伐利用,造成了结构失调、稳定性下降。为了使其更好的恢复和增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探讨最佳的抚育间伐强度,改善用材林生态环境,优化用材林的经营效果。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地区选取20个天然用材林样地,编号1~20。按照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进行抚育,以抚育间伐后林地内土壤和生长为研究对象,探讨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地内土壤及生长的影响。(1)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20块样地
本研究以白蜡属种间杂交种F1为主要研究对象,父本分别是新疆和北京种源的大、小叶白蜡以及天津和盘锦种源的绒毛白蜡,母本分别为哈尔滨和带岭种源的水曲柳。通过种间杂交共获得126个不同的白蜡属种间杂种组合,同37个亲本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生长性状实地调查,通过比较,选择优良白蜡属种间杂种组合;对部分杂种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干旱处理,测定生理指标,对选出的高、中、低抗性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杂交种抗旱优势机制研究;
胰腺为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腺体,是内外分泌混合腺。外分泌部占腺体的绝大部分,属于消化腺。内分泌部是散在分布于外分泌部之间的胰岛。胰岛主要有α、β、PP、δ和ε细胞,其中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能保持血糖水平处于动态平衡。若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导致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即发生糖尿病。研究者通过细胞世系追踪实验证明,在胰腺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外分泌和内分泌
微管蛋白是植物细胞骨架微管的重要结构单元。它不仅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构建、细胞内物质运输、气孔保卫细胞分化、信号转导以及植物向重性反应等许多生理活动,同时也是多种抗癌药物如秋水仙碱、长春花碱、紫杉醇等的作用靶点。在植物细胞中,微管列阵是处于高度动态的,其局部经历一系列的构象转变和折叠过程。因此,微管蛋白活性肽段的折叠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微管蛋白的解聚动态转化过程,进而对微管功能的实施产生至关重
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乳酸菌细菌素作为天然防腐剂代替化学防腐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乳酸菌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菌株(GRAS),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本课题组从内蒙、黑龙江、河北等地的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的60多
由Sporocadus populinus(Bres.)Orsenigo,Rodondi&B.Sutton=Coryneum populinum Bres.)引起的杨树灰斑病是杨树苗圃常见严重病害之一,对于该病防治目前为止还未见到相关生物防治的报道。植物体内存在着一些微生物的自然群体,它们中的某些种类,例如链霉菌等对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因此可用来作为生防菌来开发利用。评估拮抗菌的防病潜力是开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