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管蛋白是植物细胞骨架微管的重要结构单元。它不仅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构建、细胞内物质运输、气孔保卫细胞分化、信号转导以及植物向重性反应等许多生理活动,同时也是多种抗癌药物如秋水仙碱、长春花碱、紫杉醇等的作用靶点。在植物细胞中,微管列阵是处于高度动态的,其局部经历一系列的构象转变和折叠过程。因此,微管蛋白活性肽段的折叠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微管蛋白的解聚动态转化过程,进而对微管功能的实施产生至关重
【基金项目】
:
东北林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140-602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管蛋白是植物细胞骨架微管的重要结构单元。它不仅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构建、细胞内物质运输、气孔保卫细胞分化、信号转导以及植物向重性反应等许多生理活动,同时也是多种抗癌药物如秋水仙碱、长春花碱、紫杉醇等的作用靶点。在植物细胞中,微管列阵是处于高度动态的,其局部经历一系列的构象转变和折叠过程。因此,微管蛋白活性肽段的折叠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微管蛋白的解聚动态转化过程,进而对微管功能的实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硕士论文研究了微管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 K、300 K、500 K、700 K)构象的转变过程和稳定性及其活性肽段的各种折叠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渐降温进行温控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清晰地给出微管蛋白活性肽段Pep1-28从伸展的去折叠态到收缩的折叠态的折叠转变过程。我们发现明显折叠转变的温度约为550 K,其折叠和去折叠可逆机制为 U(>1200 K)(?)I1(1200-1000 K)(?)12(800 K)(?)13(600 K)(?)14(450 K)(?)F1(400 K)(?)F2(300 K),其中U为去折叠态构象,I1、I2、I3和I4是折叠过程中的四个重要的中间态构象,F1和F2是两个结构相近的折叠态构象,可以看出,温控分子动力学还能清晰地给出活性肽段折叠过程中的重要中间态构象,这为我们理解其折叠转变机制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证据。微管蛋白活性肽段仅具有二级螺旋结构,无明确的三级结构特征,且折叠转变过程不典型;而Trp-cage是最小的具有三级结构的模型多肽,构型明确典型,折叠速率较快,且与微管蛋白活性肽段错误折叠构型相似。基于温控分子动力学研究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的优势,并考虑溶剂水对其折叠过程的影响,模拟计算得到模型多肽Trp-cage的折叠形成过程共需九步:U(?)I1(?)12(?)I3(?)I4(?)F1(?)F2(?)MSOL(?)TS(?)FSOL;盐桥在此折叠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合;溶剂水分子通过疏水作用诱导形成一个亚稳态(MsOL)和一个非天然态疏水核的过渡态(TS)结构,并引起肽链结构中疏水残基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肽链结构疏水核的快速收缩和正确折叠,最后形成一个近天然态折叠构型(FsOL)。模型多肽Trp-cage折叠转变机制的揭示对理解微管蛋白相关结构域及其活性中心肽段错误折叠构型的转变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比对野生天然态模型多肽Trp-cage及其突变体动态平衡后各自优势构象的结构稳定性参数,我们发现未突变的肽链结构可快速达到平衡,其优势构象非常稳定,且折叠构型与NMR晶体结构极其相近;而突变体W6G,L7G和P19G构象转换频繁且不同构象之间结构差异显著,优势构象的稳定性极差,尤其是W6G,其优势构象呈无规则卷曲状态;然而突变体N1G,L2G,Q5G,K8G,D9G,P12G和S20G优势构象相对比较稳定,且与NMR实验测得晶体结构差异较小;另外其他七个突变体Y3G,I4G,S13G,S14G,R16G,P17G和P18G优势构象稳定性的破坏程度尽管不如W6G,L7G和P19G严重,但各自的局部结构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表明残基侧链间的疏水、氢键作用以及关键天然接触等稳定作用对肽链的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此外,发现盐桥在模型多肽结构中的稳定性非常高,不易破坏。通过与野生天然态Trp-cage体系平衡后的结构稳定性特征数据对比发现,残基点突变可导致疏水结构核心的倒塌解散;三级天然接触的消失;二级结构的解折叠以及天然氢键和盐桥的断裂等,而突变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所突变残基侧链的偏转朝向位置以及侧链基团的化学结构性质。这为我们认识和改造微管蛋白活性肽段这种错误折叠构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构象异常变化引起的生理功能改变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植物病毒的流行和爆发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因此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病毒传播和危害上。20世纪初以来,野生植物病毒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野生植物与栽培作物可能由于某些基因的一致性而共享某些病毒和传播介质种群,导致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现象,如一些非种子传播的病毒病,在农作物引种到新栽培区时也会发生和流行。这暗示着新栽培区附近的野生植物中潜藏着某些病毒,因此其作为中间寄主或转主寄主而
纤维制备是纤维板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纤维制备生产参数影响纤维质量和能耗,直接关系到后续成品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因此,纤维制备生产参数与质量能耗评估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对提高纤维板质量和减少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分析纤维制备质量和能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和支持向量机(IPSO-SVM)算法建立纤维制备生产参数与质量能耗评估预测模型,探索生产参数对
木材是家居,建材,交通等领域的重要组成材料,对木材力学强度快速,精确的检测不但可以保证木材的安全使用,也可以提高木材的利用效率。随着全球市场对木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以及环保大背景下对于木材资源节约使用的迫切要求,亟需找到一种高效、准确,环保,安全的木材力学强度检测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木材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无污染等优点,可以有效的检测木材的各种属性。本文从提高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木材力学强度检测效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实践推广方面稍有不足。"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教师培训者要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应把教学评价作为独立课程和研究课题进行培训,加强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示范引领;改变教研方式,
教学评一体整合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课堂教与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更易达成教学目标。文章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现状入手,论述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鲁科版教学案例,总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体的课堂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有益探索。
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和活性研究工作的深入,许多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被提取并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效果。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部提取的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MF)对各种亚型,甚至变异的流感病毒唾液酸酶,都显示出了很高的抑制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抗流感病毒先导化合物。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等理论方法,系统而深入
蛋白质的氧连氮乙酸葡萄糖胺O-linked β-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核质蛋白质Ser-和Thr-残基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动物细胞中的研究发现O-GlcNAc修饰基团的循环由高度保守的两个酶来调节,一个是对蛋白质进行O-GlcNAc修饰的酶即OGT(O-GlcNAc transferase),另一个是使蛋白质去除O-GlcNAc修饰的
大兴安岭地区用材林经过多年过量采伐利用,造成了结构失调、稳定性下降。为了使其更好的恢复和增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探讨最佳的抚育间伐强度,改善用材林生态环境,优化用材林的经营效果。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地区选取20个天然用材林样地,编号1~20。按照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进行抚育,以抚育间伐后林地内土壤和生长为研究对象,探讨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地内土壤及生长的影响。(1)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20块样地
本研究以白蜡属种间杂交种F1为主要研究对象,父本分别是新疆和北京种源的大、小叶白蜡以及天津和盘锦种源的绒毛白蜡,母本分别为哈尔滨和带岭种源的水曲柳。通过种间杂交共获得126个不同的白蜡属种间杂种组合,同37个亲本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生长性状实地调查,通过比较,选择优良白蜡属种间杂种组合;对部分杂种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干旱处理,测定生理指标,对选出的高、中、低抗性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杂交种抗旱优势机制研究;
胰腺为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腺体,是内外分泌混合腺。外分泌部占腺体的绝大部分,属于消化腺。内分泌部是散在分布于外分泌部之间的胰岛。胰岛主要有α、β、PP、δ和ε细胞,其中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能保持血糖水平处于动态平衡。若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导致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即发生糖尿病。研究者通过细胞世系追踪实验证明,在胰腺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外分泌和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