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研究——对“产权论”、“超产权论”观点的分析与实证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旨在于探讨企业如何有效地激励约束高层经理人员,使之充分发挥自身人力资本潜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为此,首先有必要找准当前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的突出问题。论文开篇即归纳了几种比较典型的“症状”,如经理行为动机偏差、内部人控制、职务消费失控、违法乱纪与腐败等,从而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对“产权论”和“超产权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这两大理论是目前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产权论”还包含一系列的理论流派,但这些流派给出的解决方案均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和产权制度改革上。对此,笔者经实际调查后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乡镇企业在产权不明情况下的崛起,一些企业改制后绩效并未改善等均无法从“产权论”中找到答案,这些反例有力地表明了“产权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不足和片面性。由此,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超产权论”,并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模型推演和引申,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通过对江阴市多家企业的深入调查验证,得出了“超产权论”比“产权论”在解释、指导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上更料学、更贴近实情的结论。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根据“超产权论”的观点和有关的推导,给出了目前我国解决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的主要思路,特别是强调了应该因企制宜,合理搭配使用股权机制、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不同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设计了一个更综合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其中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如何吸引、留住、和激励公司的潜力
该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中国电力行业改革中扬州第二发电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战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操作建议.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改革的现状和历史渊源
该文试图以淳大为例,从战略的角度分析探讨民营资本进入中国酒店业的机会与风险、未来努力的方向和途径,同时思考民营的进入可能会对该行业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内外部的分析,尤
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当代大学生都有才干不足、本领不够的紧迫感,迫切需要掌握真才实学,练就真本领.随互联网发展出现的线上学习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了
ASB公司是国内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语音网络事业部作为其下属的利润中心之一,在面临今年来投资萎缩、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市场环境下,主要的功能是向市场提供有
该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中式快餐企业门店层面业务流及信息流的特点;分析并比较了串行结构与并行结构的优缺点;研究了企业实施BPR的必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无形资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传统的会计模式面临挑战,它主要围绕有形资产进行核算.知识经济时代加强无形资产会计研
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施工建设规模也显著扩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房屋建筑工程在质量上都存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