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财政透明度的财政收支效应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财政也应重新定位其内涵及功能。而这实质上要求财政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政府收支工具,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要素。于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要求财政必需是透明的、可问责的。只有构建优质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才能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关系,发挥财政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等职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财政透明度的文献,以期可以有所借鉴并进行拓展。
  本文的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提升财政透明度及其效应的理论基础。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与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垄断及外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任何事物只要具备以上特征必然会面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财政信息亦是如此。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增强政府存续的合法性,社会契约论、公共财政论和公共选择论都强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可或缺性。于此,财政信息公开作为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的基本要件必然会和其它变量产生联系,而财政信息公开的过多或过少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这成为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
  鉴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连续且完整,本文将其作为基础数据在第二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的整体水平较低,且通过多维尺度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31个省份可以按照财政信息公开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群组,即财政透明度较高的群组、财政透明度一般的群组和财政透明度较低的群组,这为本文下面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提升财政透明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府财政收支行为更加合理,因此分析财政透明度与政府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效应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透明度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在接下来的章节分别论述了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省级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收入的影响效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省级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省级财政收入增长率及宏观税负的相关程度,因此,模型将只分析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和群组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省级财政信息公开水平越高,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收入规模越具有有限的激励效应。
  第四章分析了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收入结构的影响效应。依据相关性分析可知,省级财政透明度分别与省级税收收入规模和省级非税收入规模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于此,模型的构建也将只分析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税收收入规模和省级非税收入规模的影响效应。从全国和群组的分析结果来看,省级财政信息公开水平越高,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税收收入规模越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控制省级非税收入的规模。
  第五章采用的分析框架与第四章相似,主要论述了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支出的影响效应。从相关性分析来看,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省级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省级财政支出增长率及占GDP比重的相关程度,故模型将重点分析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效应。依据全国和群组的分析结果,省级财政信息公开水平越高,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支出规模越具有显著的有限激励效应。
  第六章延用了第五章的分析框架,主要分析了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效应。从相关性分析来看,省级财政透明度与各类省级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关程度均高于省级财政透明度与各类省级财政支出占比的相关程度,因此,模型将主要分析省级财政透明度对各类省级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效应。从实证分析来看,省级财政信息公开水平越高,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维持性支出规模和省级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影响越显著,但与此同时,全国和群组的分析结果出现不同点。从全国的分析结果来看,省级财政透明度对省级维持性支出规模的影响大于其对省级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影响,而群组的分析结果恰好相反,但总体而言,省级财政透明度对二者的影响效应都是极为有限的。
  为了进一步论述省级财政透明度的社会经济效应,第七章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省级财政透明度下,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和省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比对省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和省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比对省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的影响中确实存在一个省级财政透明度的门限值。虽然这一门限值的存在不会改变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和省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比对省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的扩大效应,但是当省级财政透明度高于门限值时,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对省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的影响更具“公平性”,而省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比则更倾向于扩大省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以这些实证分析结果为基础,第八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提升省级财政透明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认为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夯实法治基础是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关键步骤;理顺权力结构,增强监督动力是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支柱;深化综合预算,扩展公开内容是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核心内容;推动绩效预算,缩短公开时间是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主要目标;朴素财政报告,拓展公开方式是推动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正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信息包括解禁信息在内,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限售股作为一种制度,会在公司公告中说明解禁数量、时间等解禁规划信息,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在考察解禁前后一段时间的就不会有异常报酬率存在。但在证券市场中,却没有理论预期的如此一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股票在限售股解禁期间确实有异常报酬率,异常报酬率还和各种因素相关,包括公司质量、解禁比例、不同类型等因素。本文正是
学位
期刊
在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速度急速下降,而这段时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也持续快速增长,货币流通速度却基本保持平稳。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一方面反映了个体对货币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其波动也是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信用和货币流通速度方面的相关研究,阐述了信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机理,并对模型推断的结论,基于中国和美国两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美国和中国分别
期刊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贸易往来逐年扩张,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国际资本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提升了经济的整体效率,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同时显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征。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跨境投资与交易活动日趋多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国际证券投资激增,直接投资型资本流动规模稳步增长,各国海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膨胀。
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交织推进过程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是一国主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国内与国际经济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而系统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及其效果,进而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联动发展的政策体系对于深入推进中国“走出去”战略、实现“以开放促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