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5.4收发器时间窗口同步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EE 802.15.4是为低速率、低功耗、低复杂度、短距离传输节点的互联设计的工业标准。该标准被广泛运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中。802.15.4的non-beacon模式支持mesh拓扑。但在mesh拓扑中,一般要求coordinator节点始终打开无线收发器,从而保证互联。因此无线收发器会消耗较多能量。考虑到此类网络数据传输不频繁,因此希望各coordinator节点的无线收发器能在同一个时间窗口内开启,而在其它较长的时间内关闭,以降低能耗。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时间窗口同步协议,完成这个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802.15.4协议栈和现有的时间窗口同步技术。在这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播的时间同步机制。收发广播同步报文时,通过控制MCU负载和CSMA/CA算法的参数减少收发延时的不确定性。然后用最小方差线性拟合技术进一步提高同步精度。全网同步时,构造一颗逻辑同步树。同步沿着树的枝干进行。时间窗口同步协议使用了上述时间同步机制维护全网的时间窗口。协议同时为网络物理拓扑的变化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得物理拓扑变化时,仍能有效地维护全网的时问窗口。本文在Freescale的802.15.4开发套件上实现了上述时间同步机制,并对一个8层的逻辑同步树作了约2小时15分钟的同步精度的测试。结果显示,同步精度随着同步树层次的增加而降低。在第8层,平均同步精度为86.3us,并且在98.7%的情况下同步误差不超过320us。在同样的实验平台上也实现了完整的时间窗口同步协议。通过简单的功能测试,显示出协议在网络物理拓扑变化的情况下仍能维护全网的时间窗口。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软件规模不断变大,复杂度随着规模的扩大呈指数级上升。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更加难以控制,软件质量越来越不可靠,软件危机也随之而来。为了解决这一危机
近些年来,认知无线网络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认知无线网络及其动态频谱分配技术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采用博弈相关理论,提出了动态频谱分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获得的文本信息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并快速、准确、全面地从中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当前信息科学和技术
通过组播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是因特网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当前因特网的尽力而为的特性,使它不为实时数据提供任何的服务质量保证。此外,因特网的异构性使得它难于在实时数
在对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基础、各种主要实现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简明而深入的综述基础上,本文对一种基于罚函数的排挤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原算法的搜索效率
IP电话是目前IT业内的一个热门的话题,IP电话是指在Internet网上实时传送语音信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的通讯手段。随着IP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及其覆盖范围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很多单位开始重视电子形式的文件收集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电子文件管理已经越
GPRS网络优化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
机器视觉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目标跟踪领域。其中经典的目标跟踪算法有粒子滤波算法和均值漂移算法。在目标跟踪的过程中,粒子滤波算法采用非参数的蒙特卡罗方法来模拟递推贝叶斯
资源搜索问题是P2P网络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P2P网络研究的热点。P2P的资源搜索模型,可分为四种:集中式的资源搜索模型,分布式非结构化的搜索模型,分布式结构化的搜索模型和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