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转型框架下农村正规金融的渗透机制与渗透绩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二元经济模型因缺乏对市场不完全性的考虑而造成的农村金融市场缺位,以及微观农村金融理论因缺乏对城乡分割的考虑而造成的对二元经济背景的忽视的问题,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非规范的将宏微观因素相耦合的,农村正规金融渗透机制与渗透绩效的分析框架。然后,首先从功能上对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二元转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从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升级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与非正规的分割视角,对农村正规金融在二元转型下的渗透机制与绩效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从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出发,考察了随着二元转型的推进,农村正规金融的借贷合约激励结构设计是否得到改进,以及这种改进是否放松了农户融资约束。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是文献回顾。对发展经济学中的农村借贷理论进行了梳理,目的是为整个论文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已有理论主要集中于对如下两个问题的解释:一是农村借贷市场的分割性和利率的极大差异性等特征的产生机制;二是农村借贷合约的激励机制设计。尽管这些理论为理解农村借贷市场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农村借贷理论却与解释发展中经济体最重要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模型相脱节。在二元经济模型当中,金融仅是城乡实物交易的一层“面纱”,而农村借贷市场则甚至完全被忽略。这一缺憾一方面限制了人们从二元转型的动态视角来理解农村借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同时,对转型过程中农村借贷市场信息流动变异特征的忽视,也使得农村借贷合约激励机制的设计缺乏了现实经济基础的支撑。第二部分(第三章)是在不考虑金融摩擦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框架下,从宏观视角对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的机制与绩效进行研究。不同于以往主要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二元转型,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经济绩效重新进行了审视。以费-拉的二元转型增长模型为基础,首先构建了以工农两部门金融市场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互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架构下对农村金融与经济二元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既考虑理论又考虑变量长期互动关系的SVAR模型对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条件下,一个以市场自然演进机制为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二元转型增长。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强调了根据二元转型阶段适时调整农村金融政策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从一个二元转型框架来理解农村金融发展,那么许多传统的结论或许需要重新加以审视。第三部分(第四章)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将金融摩擦纳入二元转型的分析框架,从另一个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促进二元转型的机制与绩效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应从部门间金融资源流动角度加以拓展的观点,然后根据部门间金融摩擦程度的不同以及现实当存在的对农村金融的补贴,提出了决定部门间资金流动的“金融摩擦效应”和“政策反哺效应”两个动力机制,并据此提出了与刘易斯拐点对应的二元转型金融发展拐点。在对两个动力机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刘易斯拐点与金融发展拐点可能存在背离,以及这种背离源自于两个效应此消彼长的相互作用等两个假说。这一研究的经济含义是,如果从二元转型的角度考察农村金融发展,部门间金融摩擦这一因素必须被纳入考虑的范围。第四部分(第五章)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研究了二元转型过程中,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是否促进了农村金融在农村的渗透的问题。以农业上市公司这种基于农业产业链升级的产业组织创新为例,在理论分析与样本分段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和纵列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链延伸后农业产业在获取银行信贷配给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了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配给中的地位,并至少使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中与其它类型企业无差异。这一结论与农业是弱势产业,因而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预期并不一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组织形式创新对强化农业部门在信贷配给中的地位是重要的。第五部分(第六章)从二元转型过程中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分割的农村金融市场特征出发,通过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的分析,研究了社会资本在农村正规金融渗透机制与渗透绩效中的作用。从一个新的视角——借款人类型社会资本结构效应出发,以利率市场化为外生冲击对象,首先考察了利率市场化与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绩效之间的关联机制。与已有理论不同的,这一机制的逻辑是,利率市场化通过社会资本对借款人类型的鉴别作用,而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的信息获取能力内生化,从而影响了其经济绩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利率市场化与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关系的两个命题,进而据此提出了一个可以验证的推论。然后,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利率改革的阶段划分,利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对推论进行了验证。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即使对于具有严重不完全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市场化的利率价格机制仍对农村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应成为阻碍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籍口。第六部分(第七章)从借贷合约是农村金融交易的微观基础出发,将二元转型所引起的信息流动变异作为新的约束条件,加入标准的借贷合约委托-代理模型,从微观合约激励机制设计视角,研究农村正规金融的渗透机制。首先构造了一个农村借贷合约的拓展模型,并据此给出了两个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泊松限制因变量模型,对两个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借贷合约的最优激励设计对二元转型进程,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类型是敏感的。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从优化作为农村金融交易基础的借贷合约的角度看,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以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以强化农村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渗透,或许是比利率市场化更为有效的政策选项。第七部分(第八章)是在第六部分的基础上,从农户融资约束视角,研究二元转型条件下农村借贷合约激励机制的设计,是否促进了农村正规金融绩效的提高。以微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不完全合约理论为基础,首先构建了一个分析二元转型过程中通过借贷合约的激励设计而影响农户融资约束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相关的假说。然后,将农户的融资选择决策看作是在不同融资方式间的一个理性边际决策过程,运用样本数据对假说进行了检验,并据此得出了二元转型所诱致的合约激励设计优化,促进了正规金融借贷的增加,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入,却并未显著改变农户融资约束等结论。
其他文献
<正>2013年5月17日,笔者参与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薛老师任教班级的"五(5)好声音——唱响运动会"主题班队会。为庆祝在校运会中的五连冠,表达对运动精神的敬畏和对运动会中同学
药物流行病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是运用流行病学技术与方法 研究人群中药物利用及作用规律的药学分支学科.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0世纪末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决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研究发现,近30年来,接受过较高教育的流动者返乡的可能性平均更
继1995年发生"327"事件国债期货被暂停之后,时隔18年之久,国债期货再次于2013年9月6日启动上市。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大病保险制度的确立并实施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病保险制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与公平配置,也利用了商
语文教科书内容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文本意义的复杂性、教学文本的特殊性、语文学科知识的默会性、言语知识获得的反复性以及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等,是形成语文教
<正>为西部欠发达多灾易灾县配备民政救灾应急专用车辆,在灾害多发市、县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统筹各方资金用于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将防灾减灾救灾
本文系为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和卫生委员会第一工作组撰写,文章原名为Aids & Economics,原载于http://www.iaen.org/files.cgi/7055_bloom_economics.pdf(2001年11月)。翻译
“庙”多“僧”少怎办?──各类干部培训学校发展前景之我见余良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相继设立有不同规模、不同规格的干部培训学校,这些干校担负着各级各类干部
研究首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和《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对遂昌县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0年,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