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是式亭三马创作时期的著名代表作,式亭三马也是凭借《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被世人所熟知。在日本文学史上,《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沿用洒落本的对话体,以写生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江户人游戏生活的画卷,用具有娱乐性的方式达到教训讽刺的目的。式亭三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江人,其在《浮世澡堂》的自序中特别表明了“不论身份、追求平等”的理念,将《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中的人物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是式亭三马创作时期的著名代表作,式亭三马也是凭借《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被世人所熟知。在日本文学史上,《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沿用洒落本的对话体,以写生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江户人游戏生活的画卷,用具有娱乐性的方式达到教训讽刺的目的。式亭三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江人,其在《浮世澡堂》的自序中特别表明了“不论身份、追求平等”的理念,将《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中的人物置于具有游戏性质的社交场所——澡堂、理发馆。以町人、江户人、儒生、医生、儿童、艺妓、使女、隐居、僧侣、豪杰等各类中下阶层的市井人物为描写对象,站在社会底层的角度,用“人物”来窥探社会,用一段段充满滑稽趣味的对话讲述着江户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揭示着江户时代的社会现状。人物对小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说中,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价值的一种体现,《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对百种人物的描写在日本小说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体现人物形象的“滑稽性”与“写实性”的艺术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于是,以《浮世澡堂》与《浮世理发馆》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关的人物形象。本稿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本论的先行研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在日本学界,有关式亭三马、滑稽本、《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的研究著作与论文数量颇丰,中国学界则是研究角度新颖。但是,无论是日本学界还是中国学界,围绕人物进行的研究都存在不足。于是本部分在人物形象学,都市空间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以《浮世澡堂》与《浮世理发馆》为中心,把握式亭三马滑稽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结合式亭三马的作家与町人的身份,以创作环境,创作动机,以及人物选取标准为中心研究《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的创作。第三部分基于藤村作的“平常”水平线概念以及对《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的文本分析,将人物形象分为“平常”水平线以下和“平常”水平线两种。“平常”水平线以下的人物形象主要是研究豚七、醉汉、衒学者三种形象;“平常”水平线的人物形象则是以年龄层为分类标准,主要研究幼年时代、少年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的人物形象。第四部分则是从出场人物的外貌定型、出场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名的身份象征,扁平人物的空间表征、个性语言的精致描写五个角度入手,详细分析《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的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以及研究两部作品中所具有的“滑稽性”与“写实性”的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第五部分是概括人物形象,揭示《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在日本古典文学的人物形象方面做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华夏文明熠熠生辉。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很多大众通过“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形成学习国学的热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级学校纷纷引入国学教育,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国学经典诵读走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与延伸,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
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焦虑的情绪状态普遍存在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表明焦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幼儿期的焦虑将会影响到青春期甚至成人。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场所,母亲对于孩子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研究发现母亲的心理问题与幼儿焦虑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学龄前儿童焦虑与其父母亲亲职压力水平密切相关。而母亲亲职压力高的时候,母亲会更多的感受到焦虑,已有研究证实了母亲的焦虑水平影响儿童的焦虑水平。母亲对孩
研究目的: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为例,调查分析蒋王中心小学五年级近视与非近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并通过体育游戏对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深究体育中游戏运动对近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在小学中持续推进体育游戏运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是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的。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全体五年级学生(实测共计343人)为研究对
镇海寺是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中具有重要传承性的皇家寺院之一,是藏传佛教四大领袖之一“章嘉呼图克图”普度众生的殊胜道场和行署,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一脉相承的音乐文化属性、独具特色的音声特征、规范的仪式仪轨、仪式用乐等都是其区别于其他寺院最大的特色。论文以五台山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的研究为视角,运用民族音乐学四种研究方法对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之活态存在及延续进行实地田野考察,从法会仪式音声过程、音乐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的各项教学工作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无论教师课堂教学还是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改革,但作为课堂教学延续和补充的作业改革步伐却较为滞后,作业改革成效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改革相比显得不容乐观。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家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一个环节,出现了作业布置数量过多、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作业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亟待改进。本研究就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
《冬之旅》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巅峰之作,它在继承了古典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增添了浪漫主义乐派的风格,形象的刻画了音乐人物的同时又兼顾了诗歌与音乐之间平衡的关系。舒伯特的创作使艺术歌曲焕发出新的生命,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创作背景、悲伤情节在《冬之旅》中的体现、《晚安》、《菩提树》、《乌鸦》三首歌曲的演唱分析以及自己的音乐会实践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入手对这部声乐套曲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为一名声乐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合作、影响的过程,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人际信任作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患者满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个体的态度存在分离的状况,而不同的研究对患者对医生的态度是否分离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并且以往对于患者信任、患者态度和医患关系三者之间的心理机制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三者的关系以及患者态度(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在患者信任和医患关系之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对于孩子的期盼日益加深,追寻教育方式的需求加强,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及专长培养。为了让自己孩子起跑早一些,多一份今后的筹码,奥数、英语、钢琴、书法等五花八门的特长班里挤满了“小眼镜们”,更有父母为其督促陪读、记录培训笔记。没有选择权利的儿童只能被动接受父母安排,虽然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应被忽略,过早开发和启蒙,过高的学习
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解当前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为一线教师提供客观的课堂教学信息,找出当前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采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为研究工具,从“一师一优课”国家资源平台选出6节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视频教学内容是一节一年级的练习课和一节二年级的新授课,每个课题分别选择一节部级优课,一节市或区县级优课和一节
本研究中,将黄芩多糖(SP)添加到饲料中,研究黄芩多糖对已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鲫鱼(Carassius carassius)的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状态的影响。首先,将鲫鱼(体重70±5 g)随机分成5组,并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本实验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处理,其中三个药物处理组的鱼分别饲喂拌有0.02‰。,0.1‰和0.5‰黄芩多糖的饲料;一个对照组饲喂无药物的普通饲料,一个抗生组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