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异的错误定位优化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别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的代码位置是软件调试过程中最为困难和耗时的环节之一。最近提出的基于变异的错误定位(Mutation Based Fault Localization,MBFL)技术是目前定位精度最好的一种自动化错误定位技术,能有效减少开发人员查找错误所需要的时间消耗。MBFL技术源于变异测试,需要对被测程序生成变异体,执行测试用例,并利用执行信息来进行错误定位。通常变异体和测试用例数量都随程序规模增加而增大,而MBFL技术需要在每个变异体上执行所有测试用例,因此执行开销很大。以软件回归测试领域经典的基准被测程序space为例,该程序可执行的代码行数为5K~6K,程序自带1万多个测试用例,可生成的变异体接近4万个。如果使用MBFL技术定位该程序中的错误,需要执行约5亿次变异测试(Mutant-Test Pair,MTP),时间花费巨大。MBFL技术具有很高的错误定位精度,约减变异执行是改进MBFL技术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保证错误定位精度前提下,如何优化变异体执行,减少执行开销,是在实际中应用MBFL技术的关键研究问题。  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MBFL优化问题,在保持原始MBFL技术错误定位高精度的前提下,提出变异测试执行的优化方法,进而降低MBFL执行开销,为MBFL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面向MBFL的变异体静态采样方法:  变异体采样是一种约减变异执行的有效方法,但不可避免的带来定位精度损失的问题。为减少MBFL错误定位精度由于变异体约减带来的损耗,本文首先针对变异体采样研究相关因素与错误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采样粒度、采样前后的变异体集合的语句分布、变异算子分布、错误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句层面的细粒度变异体采样和面向错误分布的变异体采样两种策略。相比原始MBFL,这两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变异体的变异算子完整性和语句分布多样性。实验表明,应用这两种策略可以在错误定位精度损失很小的前提下,平均减少约80%的变异体,有效提高了MBFL执行效率。  (2)MBFL变异体执行动态优化方法:  在MBFL变异体执行过程中,通过研究语句怀疑度、变异体怀疑度计算和变异体执行测试用例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面向变异体和面向测试用例的两种动态优化策略,在变异执行过程中,动态约减变异体和测试用例的执行。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这两种动态优化策略的MBFL技术能在保留原始MBFL错误定位精度不变的前提下,平均减少约53.9%的变异体执行开销;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MBFL优化技术:  通过整合前面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异体静态采样和变异体执行动态优化方法的MBFL整体优化技术框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优化技术能在保留原始MBFL错误定位高精度的前提下,平均减少约87.9%的变异体执行开销,显著提升了MBFL技术的执行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MBFL变异体执行时间开销太大的问题,在变异体运行测试用例之前,研究两种变异体采样策略形成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变异体规模同时保持原始MBFL错误定位高精度的变异体采样方法;在变异体执行测试用例过程中,提出了面向变异体约减和测试用例约减两种动态优化策略,形成了一种MBFL变异体执行动态优化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了该方法可以保证不损失原MBFL技术的错误定位精度;最后,实现了静态与动态优化相结合的完整MBFL优化技术,在保留原始MBFL技术错误定位高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约87.9%的变异体执行开销,大幅度提升了MBFL的执行效率,为MBFL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产生与飞速发展并伴随这人类对安全保密领域愈发的重视,各种智能监控以及基于人类生理特征的身份验证方法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摄像头采集
自从E.N.Lorenz发现第一个混沌吸引子以来,混沌的广阔前景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推动了混沌科学的发展脚步,混沌控制也成为了非线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混沌同步占了极大的比重。
众所周知,神经网络的稳定与同步可被用于建立化学和生物系统,保密通信系统,信息科学,图像处理等等领域。神经网络的实用性吸引了许多学者去研究中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当
随着目前陶瓷相关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多,辊道窑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其生产中。然而,国内辊道窑的应用引入较晚,且存在控制水平不高、算法粗糙简单、控制效果不佳、输出易产生振
未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控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由于系统动态未知,许多需要机理模型的控制算法都难以实施,而强化学习方法由于能够在未知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自主
在算法上,模型预测控制(MPC)能够很好地处理约束、多变量、耦合和纯滞后,因此在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格外受重视,得到了广泛地应用。MPC可以通过提高过程控制的动态性能,减少过程变
互感器对变电站输电线路上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变换并传输给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使之进行计量、保护、状态检测等重要任务。电子式互感器是近年来逐渐取代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新型设备,相对电磁式互感器其主要性能指标得到提升之外,电子式互感器最大的特点是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这一特点是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网络化的基础,是变电站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前提。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电子式互感器还处在试运行阶段。由于测试、校验方法
近年来,因为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理论和网络通讯理论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使得NCS的运用已经遍及许多领域,所以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探索愈来愈被广大学者所关注。本文针对受
多源图像融合是指通过研究和设计图像融合算法和融合规则,将从不同种类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整合到一幅新的图像中,这幅新图像的信息比任何单一图像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信息更加
永磁同步电机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采用矢量控制的驱动控制系统中多使用位置传感器定向转子磁场位置、计算转速。但由于安装、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的位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