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高值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治疗措施对伴至少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控制效果及一般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和血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FPG)、血脂、肌酐(CR)、尿酸(U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的影响,评估非药物治疗及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对受试者新发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联合事件的影响,为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年龄在50至79周岁、收缩压(SBP)130≤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85≤DBP<90mmHg且伴一项或一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104例正常高值血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生活方式干预加口服替米沙坦组(A组)26例、生活方式干预加口服吲哒帕胺组(B组)26例、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C组)52例,各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排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搭桥(CBG)术后或患有下列疾病如明显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高/低血钾、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房颤、肿瘤等。入组时和第12个月时常规测体重、身高、血压、心率、腰围、臀围等一般指标及空腹血脂、血糖、血肌酐、血尿酸、OGTT等生化指标,留晨空腹尿测尿常规,第1、3、6、9、12、13个月分别随访1次,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给予健康教育,评价其依从性。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自身资料的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3组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法进行比较,采用S-N-K检验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 <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3组间两两比较,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心率(HR)、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OGTT2h PG)、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2试验前后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12月时①A组SBP, DBP, BMI,TCH, TG较基线明显下降(P<0.01),W/H, LDL-c, UA, FPG下降(P<0.05), HDL-c, Scr, OGTT2h PG无统计学差异;②B组SBP, DBP,BMI, TCH, LDL-c均下降(P<0.01P<0.05),TG, FPG, UA, HDL-c, OGTT2h PG, W/H, Scr较基线无统计学差异;③C组SBP, DBP, W/H, BMI均下降(P<0.05),OGTT2h PG较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 FPG, TCH,TG, HDL-c, LDL-c, Scr, UA无明显变化;3血压(BP)水平的变化:(1)第12个月时:①与基线资料相比,A组SBP下降9.069±4.442mmHg, DBP下降4.977±2.381mmHg(P<0.01);B组SBP下降7.309±3.623mmHg, DBP下降4.412±2.380mmHg(P<0.01);C组SBP下降3.448±3.413mmHg, DBP下降2.591±2.827mmHg(P<0.01)。②组间比较:A、B两组血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与C组比较则A、B两组血压降低更明显(P<0.05)。(2)13月与12月比较:①为了消除药物本身对血压的影响,停药1个月时再次随访测量血压,B组血压升高1.312±2.540/0.889±1.770mmHg (P<0.05),A、 C两组血压变化较12月无统计学差异。②组间比较:A组SBP、DBP较其它两组降低(P均<0.05),B组SBP较C组降低(P<0.05)。4心率水平的变化:(1)12个月时,A组HR较基线降低2.46±5.99次/min(P<0.05),而B组、C组HR变化较基线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 B组HR最快(P<0.05)。(2)13个月时3组HR变化较基线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HR最快(P<0.05)。512月时其他参数的比较:(1)A组没有进展成糖尿病或高血压者,糖耐量减低(IGT)者由38.46%下降至34.61%,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者由38.46%下降至26.92%,有61.54%降低达到一级高血压前期,7.69%降低达到理想血压标准;(2)B组有3.85%发展成高血压,3.85%发展成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者不变,仍为34.61%;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者由26.92%上升至30.07%,有46.15%降低达到一级高血压前期,3.85%降低达到理想血压标准;(3)C组有7.69%血压升高达到高血压标准,有5.76%新发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者由40.38%上升至48.08%,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者由26.92%上升至28.85%,有13.46%血压降低达到一级高血压前期,无理想血压者。结论:(1)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紊乱、对预防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改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或糖耐量减低无明显效果。(2)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或吲哒帕胺的综合治疗,安全性好,可以更有效降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防治靶器官损伤。吲哒帕胺控制血压的效果和替米沙坦相近。(3)替米沙坦在改善BMI、W/H、IFG、IGT、HR、脂代谢紊乱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可能对新发糖尿病事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能是正常高值血压伴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病人治疗的较好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iR-322在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miR-322通过何种途径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起到调控作用。本实验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预测c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老年肺癌占很大比例,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伴发病,多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微循环障碍,更易伴发凝血、抗凝、纤溶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为临床区域阻滞和疼痛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但该类药物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神经毒性作用,这早已被其发展史及药理与毒理学研究所证实。随着神经阻滞麻醉的广泛应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脓毒症大鼠肺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表达水平及抗炎因子IL-10、促炎因子IL-12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幼年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
目的: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术后接受化疗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被视为标准方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尽管
目的:当今,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已成为全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雄激素阻断治疗是治疗复发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大部
目的:观察外源性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MTDs)对肺泡巨噬细胞(AM)的致炎作用,以及自噬对MTD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调控MTDs致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肝脏组织MTDs,采用Janus Green B进行线粒体染色;体外培养NR8383细胞,分别予non-MTDs、MTDs、LPS+Nigericin、RAPA+MTDs、3-MA+MTDs、MCCC950、MCC
目的:1探究机械力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2研究机械力对盆底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骨架的影响。3探讨细胞骨架形态功能的改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
目的:巴克斯毛霉(Backusellacircina)属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毛霉目,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毛霉目真菌是接合菌中在经济效益方面比较重要的一类,可分为14科,55属,4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
目的:探讨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与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患者合并抑郁的相关情况;探讨EOPD与LOPD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病率、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认知损害亚领域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