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期毛霉(Backusella circina)的生理学试验及培养基形态学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巴克斯毛霉(Backusellacircina)属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毛霉目,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毛霉目真菌是接合菌中在经济效益方面比较重要的一类,可分为14科,55属,4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土壤里面、有机物及动物尸体上。在对人类致病性方面,一般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发生重大疾病或恶性疾病晚期、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入,引起人体浅部和深部真菌病,国内外有关毛霉菌感染的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但目前该菌引起人体感染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所用菌株分离自我院1例白血病患者面部皮损中,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巴克斯毛霉。   本实验研究一方面主要通过简单的生理学实验来了解该菌的一些基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该菌四种温度下在五种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征,寻找最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温度及培养基。   方法:   1.菌落形态学观察   1.1五种平皿培养基上的菌落大体形态观察将我科保存的菌株常温下复苏48小时,分别接种于沙堡氏培养基(SDA)、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ME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和察氏琼脂培养基(CZA)上,分别置于27℃、32℃、37℃、40℃培养60小时,观察各个温度下菌落生长情况、测量菌落直径。   1.2小培养(方块法)将巴克斯毛霉分别点种于以上五种培养基的小培养上,分别置于27℃、32℃、37℃和40℃恒温箱内培养60小时,光镜下观察菌丝生长、产生孢子的情况。   1.3光镜观察取五种培养基上生长状态良好的菌落标本置于载玻片上,经过乳酸酚棉兰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   1.4扫描电镜观察取沙堡氏培养基(SDA)27℃下生长3天的菌落标本,置于4%的戊二醛中固定,常规制片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特点。   2.生理学实验将菌落接种于尿素酶琼脂培养基上,温室内培养4天后,观察尿素酶琼脂培养基颜色的变化。   结果:   1.五种培养基菌株的大体形态学的观察五种培养基上27℃、32℃、37℃三个温度下均有菌落生长,菌落均为蓬松的白色羊毛状,在40℃下菌落生长极缓慢,部分平皿内不生长。菌株在SDA、MEA、PDA三种培养基上,菌落都有生长,菌落生长速度,均快于同一温度下CMA和CZA上的生长速度,在同一温度下S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2.在五种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巴克斯毛霉在五种培养基上均有生长,生长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同一温度下菌落在不同培养基上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able1),每种培养基的直径用均数与标准差显示(Table2,3,4),SDA上生长最快。同一种培养基上在27℃和32℃时菌落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Table6),27℃和32℃分别与37℃、40℃相比较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Table6),40℃下菌落几乎不生长(未测量其生长直径)。   3.光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发达无横隔菌丝及其顶端膨大形成的孢子囊,部分孢子囊聚集成团,菌丝表面比较光滑,可见少量侧生菌丝,低倍镜下偶见少量菌丝末端有假根形成,并且可见单个、或聚集成堆大小不等圆形孢子,并可见少量蝌蚪状出芽孢子。   4.生理学实验尿素酶实验结果阳性。   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丰富的分枝无分隔菌丝,较宽,结构差异较大,菌丝粗细不均匀,一般直径约为2~6um,圆形孢子囊外周呈放射刺状疣结构,疣之间相互无连接,孢子呈圆形,直径约为1.5~3um,这是该菌的特征性表现。   结论:   1.巴克斯毛霉在各个温度下菌落只有一种形态,为白色羊毛状,其在沙堡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芽琼脂培养上生长状况比较良好,并且在沙堡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并且在27℃、32℃时生长速度优于37℃、40℃,40℃下部分平皿菌落基本不生长。   2.尿素酶琼脂培养基试验结果呈阳性。   3.扫描电镜下该菌圆形孢子囊外周呈放射刺状疣结构,疣之间相互无连接为该菌的特征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孕三烯酮的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肝功能、CA125以及卵巢功能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给药方案。  方法:选择
目的:  1、观察黄斑裂孔闭合指数(MCHI)<0.7特发性黄斑裂孔扩大内界膜剥离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疗效对比  2、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提供更适当的手术方案选择。  方法:  对2
目的:研究miR-322在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miR-322通过何种途径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起到调控作用。本实验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预测c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老年肺癌占很大比例,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伴发病,多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微循环障碍,更易伴发凝血、抗凝、纤溶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为临床区域阻滞和疼痛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但该类药物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神经毒性作用,这早已被其发展史及药理与毒理学研究所证实。随着神经阻滞麻醉的广泛应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脓毒症大鼠肺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表达水平及抗炎因子IL-10、促炎因子IL-12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幼年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
目的: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术后接受化疗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被视为标准方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尽管
目的:当今,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已成为全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雄激素阻断治疗是治疗复发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大部
目的:观察外源性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MTDs)对肺泡巨噬细胞(AM)的致炎作用,以及自噬对MTD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调控MTDs致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肝脏组织MTDs,采用Janus Green B进行线粒体染色;体外培养NR8383细胞,分别予non-MTDs、MTDs、LPS+Nigericin、RAPA+MTDs、3-MA+MTDs、MCCC950、MCC
目的:1探究机械力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2研究机械力对盆底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骨架的影响。3探讨细胞骨架形态功能的改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