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矿安全管理的RFID中间件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遏制煤矿恶性事故的发生和保障矿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声表面波(SAW)技术、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RFID系统逐渐应用于煤矿井下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然而煤矿RFID系统底层设备多样,煤矿企业上层系统需根据底层设备进行定制设计,阻碍了RFID系统在煤矿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屏蔽RFID底层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减少RFID标签数据量,达到更好的为企业上层系统提供服务的需求,RFID中间件应运而生。   本文在分析总结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基础上,通过对主流无线通信技术的分析和比较,选择了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并提出使用RFID中间件系统屏蔽RFID硬件设备与企业应用多样性的方案。然后根据煤矿RFID系统特点和RFID中间件需求,提出基于J2EE的RFID中间件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开发环境、数据持久化、JMS消息服务和管理系统开发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选择。接下来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对各层进行了详细设计,其中硬件管理层的设计主要是在读写器抽象接入机制下实现对读写器的接入和操作,并通过中断方式实现读写器异常监控和自动修复。事件数据处理层针对数据冗余和错读处理需求设计了基于时间窗和次数阀值的平滑过滤算法;针对上层不同应用需求设计了标签分组过滤机制;并根据标签与读写器的位置关系,对RFID标签存在事件模型、定向运动事件模型和非定向运动事件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应用服务层重点设计和实现了基于JMS的消息主动推送方案,并对WebService通信接口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基于Struts和Hibernate开发框架的RFID中间件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为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搭建RFID系统测试平台进行相应测试与评估。测试结果表明,RFID中间件系统能实现读写器设备的接入、标签数据的过滤和事件的触发,并能与上层应用进行数据交互,满足预期设计目标。论文最后对整体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的掀起,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物联网感知制造业。RFID技术不仅是其感知层的关键
矢量量化技术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因其具有压缩比大、解码简单以及失真较小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和语音编码中。   本文围绕矢量量化技术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IP地址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从目前IPv6移动终端的发展现状来看,加快发展和全面部署IPv6技术是必要的。根据《中国移动TD/TD-LTE终端IPv6技术要求》的要求,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作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内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其独有的传输速率快、抗多径衰落能力强以及频带利用率高等特点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未来通信发展方向的研
随着传感网与互联网的结合,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家用设备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家庭网络这个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能够实现数字家庭网
纹理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传统的纹理分析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统计几何特征、灰度梯度共生矩阵以及对数极坐标变换,并与向量机结合构建分类系统。针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企业卷入信息化的大潮中来,企业信息化是企业
视频监控系统在创建平安城市/社区、预防和控制犯罪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同时,它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信息可能被泄露的问题。因此,监控视频的隐私信息保护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
随着TD-LTE试验网在全国15个主要城市的建设,TD-LTE网络的商用日期指日可待。此后一段时期内,TD-SCDMA网络将向TD-LTE网络平滑过渡,两种网络将长期并存为用户提供服务。由于国内
手语是由手形、手臂运动并辅之以表情、唇动以及其他体势表达思想的视觉语言,是聋哑人进行信息交流的最自然方式。在移动网络带宽有限且手语视频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要使聋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