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监控视频的隐私信息保护与隐藏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06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监控系统在创建平安城市/社区、预防和控制犯罪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同时,它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信息可能被泄露的问题。因此,监控视频的隐私信息保护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吸引了视频信息安全领域学者的研究重视。本文针对具有相对固定人员的视频监控场景,例如公司、实验室、医院等,而非广场等公共场所,研究监控视频的隐私信息保护技术。具有固定人员的视频监控场景在保护隐私信息时,需要区分不同的人员角色,且要求受保护的隐私信息在必要时可以恢复。通过区分固定人员和非固定人员,授权访问用户和非授权访问用户,实现有选择性的视频信息保护。在保护策略上,采用可逆水印的方式。具体地,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第一,针对隐私保护区域的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对象的视频修复技术。根据应用中摄像机静止的特点,先将视频序列分割为静止背景和运动前景,然后采用不同的手段分别进行修复。通过定义一个新颖的基于滑窗的不相似准则,将前景对象的修复转化成为在动态规划框架下的最小化问题。因修复策略基于语义对象而非补丁,通过避免穷尽搜索提供了显著的计算优势;因修复过程基于一个滑动的窗口而非单个视频帧,从而保证了运动的平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移除对象后留下的大孔洞、在几帧中完全消失了的对象和姿势或尺寸明显发生改变的对象等,进行高效的修复。第二,针对大量水印信息的隐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水印的监控视频隐私信息保护与隐藏方法。根据H.264/AVC编码的DCT系数量化后服从柯西分布的特点,采用直方图平移法嵌入水印。针对在零系数中嵌入水印信息可能导致码比特率显著增加的问题,在分析H.264/AVC编码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比特率增加与视觉失真的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对率失真进行优化,以获得较好的率失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在没有明显失真及低比特率增加的情况下隐藏受保护的隐私信息,且对于授权用户可以通过水印提取实现无损恢复原始视频。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移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与日俱增。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已逐渐应用在了现在的网络通信中,移动
数字媒体具有易被编辑和修改等特性,特别是随着图像和视频编辑工具软件的迅速发展,普通或专业用户出于各种不同目的,能够故意地修改甚至恶意传播一些经过精心伪造和篡改的数字媒
光突发交换技术将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结合,兼顾了二者的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全光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由于在OBS网络中突发竞争的存在,使得如何减少突发丢失的问题成为OBS网络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的掀起,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物联网感知制造业。RFID技术不仅是其感知层的关键
矢量量化技术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因其具有压缩比大、解码简单以及失真较小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和语音编码中。   本文围绕矢量量化技术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IP地址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从目前IPv6移动终端的发展现状来看,加快发展和全面部署IPv6技术是必要的。根据《中国移动TD/TD-LTE终端IPv6技术要求》的要求,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作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内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其独有的传输速率快、抗多径衰落能力强以及频带利用率高等特点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未来通信发展方向的研
随着传感网与互联网的结合,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家用设备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家庭网络这个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能够实现数字家庭网
纹理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传统的纹理分析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统计几何特征、灰度梯度共生矩阵以及对数极坐标变换,并与向量机结合构建分类系统。针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企业卷入信息化的大潮中来,企业信息化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