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糖尿病大鼠及其在药物干预下的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深入理解糖尿病的生化过程和发病机理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常规病理、生化以及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多种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及在药物作用下的糖尿病大鼠体液和器官组织的代谢变化情况,理解糖尿病的生化改变过程,以深入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综述了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糖尿病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第二章利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Ⅰ型糖尿病大鼠发病过程的代谢变化情况;第三章利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Ⅱ型糖尿病大鼠的发病过程的代谢变化情况;第四章综合地运用核磁共振、液质联用等技术分析两种糖尿病大鼠在代谢模式上的异同点;第五章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发病机制;第六章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中药知柏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对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我们发现糖尿病模型组与对照组能明显区分,模型组血清中脂类、草酰乙酸、胆碱的含量增加,而柠檬酸、丙酮酸、氧化三甲胺、肌酸、乳酸的含量减少;尿液中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升高,而肌酸、尿囊素和乙酸的含量下降。定量分析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发现这两种模型大鼠(Zucker和GK大鼠)血清中肌酸、二甲胺和3-羟基丁酸等代谢物的含量都升高,而2-酮戊二酸、柠檬酸、乳酸和马尿酸等代谢物的含量都下降。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含量升高的代谢物有3-羟基丁酸;含量降低的代谢物包括:乳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乙酸、牛磺酸、肌酸等。此外,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肾脏中ATP水平有明显的降低。我们还考察了知柏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代谢的调节作用,发现这种药物既能降低血清中由于糖尿病而升高的脂类和3-羟基丁酸水平,又能降低。肾脏中由于糖尿病而升高的葡萄糖浓度,并且能恢复甜菜碱水平。   通过分析Ⅰ型糖尿病大鼠的体内代谢变化情况,我们推测出糖尿病大鼠因高血糖所致的体内代谢物紊乱情况,包括: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等糖代谢相关的途径受到抑制,而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明显增强。这种能量代谢途径的紊乱同样也出现在Ⅱ型糖尿病的大鼠体内。通过考察Ⅱ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我们发现高血糖发病阶段与胰岛素抵抗阶段在代谢变化上有很多类似之处,提示在Ⅱ型糖尿病发病前期,体内就产生了类似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变化。通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我们发现能量代谢的紊乱会引起肾脏ATP水平降低,能量合成受损,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中药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干预其中重要的代谢途径(如改善葡萄糖和脂类代谢,增加肾脏的甜菜碱水平),从而发挥其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的生化过程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此外,用代谢组学方法从整体水平上对中药疗效进行评估,对深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也具有独特的优点。我们坚信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将有力地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流感病毒核蛋白是近年来设计开发新型流感病毒抑制剂的一个理想的潜在靶点。本论文以已报道的核蛋白抑制剂nucleozin为先导分子,应用骨架迁移和生物电子等排策略,设计合成了五
喹唑啉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有部分喹唑啉类抗肿瘤药物相继研发上市。本论文以EGFR为靶标,以已上市喹唑啉类药物为先导,进行优化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碘代烯烃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合成子,它做为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近年来,随着以碘代烯烃为反应原料的过渡金属催化的Heck,Suzuki,Stille,Sono
本学位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中药活性成分在血脑屏障和肠道屏障通透性及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是抗癌药盐酸希明替康猴毒代动力学及其由肝羧酸酯酶介导的代谢研究。  
为了降低药品费用,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我国在2009年底开始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丹阳市作为江苏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37个县(区)之一,在2009年12月底前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在该文中,阐述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与炎症的关系,炎症与变态反应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提出合成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活性化合物的设想.
苯并呋喃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氧杂环化合物。在天然产物中,含苯并呋喃结构单元的化合物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年来,苯并呋喃衍生物因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
该文对东北银莲花属六种药用植物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并着重对多被银莲花(药典名 两头尖)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该文研究了利用天然磷脂制备热敏脂质体.论文的第一部分建立了测定脂质体热敏性的络合-荧光光度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方便、准确、快速等优点,可用于脂质体热敏性的测定与热
藏药“解吉”常用于治疗赤巴病等疾患。在传统藏医药学中,“解吉”分黑、白2个品种,白的称“解吉嘎保”,黑的称“解吉那保”。  “解吉嘎保”为多来源品种,涉及龙胆科5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