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浅层咸水成因机制与演化规律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华北平原浅层咸~微咸水资源丰富,分布较广,而且具有埋深浅、补给快、易开采等特点。咸水资源作为非常规水源也应该得到重视。为了更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内陆浅层咸水,对于其成因机制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内陆平原浅层咸~微咸水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两个方面,研究了内陆浅层咸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机制,进而揭示其演化规律。本文以内陆黄泛区济阳县典型咸水区为例,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调研、钻探的方法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在野外试验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示踪试验等与室内咸淡水驱替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内陆浅层咸水形成的水动力影响机制;根据浅层咸水水化学组分及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和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济阳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场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浅层咸水的形成与地下水循环径流过程中各种水岩作用的内在联系;最后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选取研究区三个典型地下水渗流路径进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分析探讨,揭示了浅层咸水成因机制及演化规律。本文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内陆黄泛平原区浅层咸水位于古河道之间的径流滞缓区,埋深浅,地下水动态为典型的“气象-蒸发型”,野外试验揭示了研究区水力坡度较小,约为0.17‰,径流条件差,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较差的特点,粘土矿物含量高,有利于盐分的积累。地下水矿化作用显著,这对内陆咸水体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2)室内咸淡水驱替试验说明,渗流液的盐度和pH对含水介质的渗透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盐度增加和pH的减小,渗流场的渗透系数呈减小的趋势,pH=7.4时渗透系数突降。渗透性能降低,进一步削弱了地下水的径流条件,有利于盐分的聚集。这与咸淡水驱替过程中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息息相关。不同尺度的室内试验还揭示了尺度效应对水化学组分的影响,溶质迁移具有迟后效应。(3)6050组野外监测数据表明,降水和地下径流对咸水体的水平扩散影响较小,内陆咸水水质动态相对稳定,总体上符合地下水溶质含量从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越来越高,水化学类型越来越复杂的分布特征,并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4)内陆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复杂多样,既有溶滤成因,也有大陆盐化成因。济阳咸水主要是大陆盐化成因咸水。介于1.0~2.0的γNa/γCl比值以及大于4的γSO4/γHCO3比值揭示了研究区水化学类型的形成与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具有紧密联系。(5)根据112组水质测试资料结果表明,济阳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为42类。不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水质的差异性,及其径流循环条件的差异性,导致其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类型和程度不同,这是形成复杂水化学类型根本原因。随地下水迳流途径的加长,浅层地下水的TDS增高,高矿化的Cl·SO4-Mg·Na·Ca型和Cl·SO4-Na·Mg型浅层咸水,呈点状零星分布于内陆地区。(6)内陆咸水的形成与演化受水动力交替强度、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水-岩作用的影响。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表明,内陆浅层咸水演化过程中,沿不同的地下水渗流路径,影响其水化学组分形成的主导水化学作用不同,但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促成的。总之,内陆浅层咸水的演化在径流途径上具有分带性,同时受径流条件影响,内陆浅层咸水演化缓慢且漫长。综上,内陆浅层咸水水化学特征变化取决于地形、气象、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等多种原因。气象、地层岩性、地下水径流途径与循环深度、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共同控制内陆浅层盐化咸水的形成及演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甘薯无菌试管苗为材料,分别以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高频再生体系,并对离体再生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芽分化率,并诱导出了丛生芽,实现了高效再生。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茎段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耐盐突变体的辐射诱变及筛选研究,初步建立了耐盐突变体诱变筛选的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甘薯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1.0 mg/L NAA + 0.5 mg/L BA
Dnmt1基因是DNA甲基化转移酶编码基因的一种,该基因编码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该酶对DNA甲基化的发生以及维持有着重要作用。MeCP2基因是DNA甲基CpG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的一
  包豪斯从来就不该是类如"国际主义"这样的某个特定的设计风格的标签,相反是非常本土的。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包豪斯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设计史观:面向社会公众的具有意识形态
  2013年在韩国首尔建国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了亚洲室内设计学会联合会(AIDIA)学生工作营,这是一次在东方背景下亚洲不同国家展示室内设计及建筑设计教育和各院校师生施展才华
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稻的生产受到限制,旱稻作为一个需水量少耐干旱的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由于虫害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转基因培育具有抗虫性的
凡纳滨对虾的种质资源关系到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国内没有优良的品系,主要通过引进亲虾后选育的子代来育苗。许多形态学和育种学的数据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繁育
  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国际大视野之心境和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内涵的设计人才。设计伦理教育是设计人才教育体系中能够彰显内涵教育本质的重要而可行的路径,对于设计价值
  2012年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与印度KRVIA建筑学院(Kamla Raheja Vidyanidh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
  建筑设计草图是集智慧,经验,手法、技巧于一体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草图的思考过程、草图技能几个方面,阐述了建筑设计草图对设计过程启发与设计灵感产生具有的重要意义。
  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恢宏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灿烂,意大利充满了艺术魅力。深厚的艺术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渗透到设计学教育领域。何以使意大利设计绽放出灿烂的艺术光辉?通
会议